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第一功臣 > 第七十三章唇枪舌战

第七十三章唇枪舌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唇枪舌战

孟公望下处 。

蒙老汉、玉儿都在焦急地等着卫鞅的出现——

孟公望也急得来回在屋里踱步……

蒙老汉:“公望,大人是不是来不了?”

孟公望又望望门外——

玉儿:“哥,你再去催催大人嘛”。

孟公望有些迟疑:“大人答应会见完一定会来的”。

玉儿撅嘴:“可……菜都快放凉了啊!”

孟公望:“妹子,你先把菜和酒热在火上,我再去请大人过来”。

玉儿:“哎”,动手端盘往里间厨房走去……

在庶长衙署 正厅门前 。

蒙公望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出卫鞅说话的声音:“并非卫鞅淫刑好杀,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呀!这些被斩杀者,均无一不是罪恶滔天、恶贯满盈!诸如将军子都,滥用职权,克扣军粮及抚恤,勾结奸商盗卖军粮,杀人灭口丧心病狂!监察御史罔顾司责,为虎作伥残害忠良,令人发指!奸商赵万三为富不仁,哄抬粮价牟取暴利,勾结污吏偷梁换柱,胆大妄为盗卖军粮,藐视王法!似这等祸国殃民奸徒,岂可姑息法外施恩?本官记得,墨家法规中不也有‘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之诫条吗?不也主张惩恶扬善,扶贫济弱,以天下苍生为念吗?不也力主对贤达俊才要‘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对那些鱼肉百姓,误国殃民之滥官污吏,不也主张‘抑而废之,分而贱之,以为徒役’吗?这与本官废除贵胄纨绔特权,实行按其军功大小,来评定其爵禄做法,岂不是异曲同工吗?”

墨子眼睛为之一亮,但仍未吭声。

禽清厘看了老师一眼,“大人为民除害,固是不错,只是,大人一次刑杀七百囚犯,不觉杀伐太重了吗?”

卫鞅义正言词地道:“治国之时,如果实施百姓忤逆之法度约束其行为,那么,百姓必不敢以身试法。倘若放任百姓无法无天,无视律法,为所欲为,而国家法度又不加以严惩,就会使百姓更加敢于违犯律法。如此一来,势必削弱军队战斗力。就好比,世人喜欢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亲近柔水,却往往为此葬送性命。可是,由于畏惧烈火,而不敢随便玩火,从而得以保全性命。秦国变法之前,由于法度松驰,从而导致百姓无视律法,奸邪之徒乘机混水摸鱼,以身试法。再加之刑律过于宽大,致使犯人无所忌惮,多次犯法入狱者层出不穷!远没有达到以法禁恶之警诫效用。更有甚者,胆大妄为者竟然效仿春秋郑国讼师邓析,充当罪犯辩护讼师,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寻章摘句断章取意,把有罪说成无罪,公然为十恶不赦死囚开脱罪责!妄图逃脱国家刑律制裁。这些刁钻讼师,道貌岸然,口口声声维护律法公正,实则干着败坏法度,为虎作伥卑劣勾当!譬如邓折此类刁钻讼师,肆意歪曲律法条例,玩弄朝廷法度于股掌,教唆世人作恶犯罪,致使巧言令色、混淆是非歪风邪气弥漫。不啻无益于教化万民,还极大地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其罪行等同于弑君谋逆大罪!罪不容诛!春秋时期,郑相国子产之所以诛杀刁讼邓析,鲁司寇孔丘斩杀刁民少正卯,均是有鉴于此啊!卫鞅惩前毖后,针对当前秦国律法松弛现状,故而重新制定了一系列严刑峻法,其势犹如烈焰灼日,为的就是杜绝小民亵玩律法之歪风邪气,重新树立遵守律法循规蹈矩风气,做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以律法治国。为达此目的,即使有些矫枉过正,也是时所必然。”

禽清厘未及开口答话,一直默不作声的墨子却站起身来,朝卫鞅郑重一揖:“墨翟谨受教诲!告辞……”说罢,转身扬长而去——

禽清厘也站起身来,朝卫鞅拱手一揖:“叨扰大人,就此别过,望大人珍重。”说罢,转身去追自己老师去了……

一直在门外徘徊的蒙面望,眼见两名装束奇特的客人匆匆离去,颇感新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