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第一功臣 > 第七十二章节 兴利除弊

第七十二章节 兴利除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兴利除弊

左庶长衙署。

卫鞅召集各所司官吏商讨政事——

卫鞅:“诸位,前些时日,有不少奸猾粮盐奸商,为牟取暴利,竟然私制量升器具,其度量准衡缺斤短两,尺度混乱,全然不合常规常理。再则,粮商动辄往粮米中掺沙石,囤积居奇,哄抬粮盐售价。奸商们籍此大发横财,可是百姓却深受其害,多花了冤枉钱不说,还无法保障所购粮、盐质量和足额份量。这些奸商之恶行,不仅造成百姓极大之恐慌,甚至引发了多起冲突,更使百姓对朝廷新法产生极大误会。此举极大程度败坏了朝廷声誉,大大阻碍了新法之实施进程。虽然这些始作俑者均已伏法,然而,其所遗留下来的这些后遗症,朝廷不能视而不见,还需彻底解决呀!本官请诸位到堂,就是想听听大家有何见地?”

官员甲:“大人明见,卑职以为此事兹关重大,还是由大人决断了的好”。

官员乙:“对,对,还是大人您说吧”。

其他官员也都不开口,全望着卫鞅——

卫鞅望着众官员:“本官请诸位前来,就是想集思广益,听听大家的意见,看有无切实可行之办法来解决根本问题,尔等怎么都缄默不语呢?”

官员们面面相窥……

卫鞅:“诸位休要紧张,本官虽重严刑峻法,但绝不会滥施淫威。严刑峻法只针对那些渎职贪墨、残害百姓、为害朝廷利益之蠹虫!绝不会殃及无辜。诸位今天不都看见了吗?今日刑场上所斩杀之囚犯,有哪一个是清白无辜被冤枉的?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列位还能在此与本官一道商讨朝政吗?好了,闲话扯远了,咱们还回到正题上来,大家都动动脑筋想想,有哪些可行的办法可用?”

卫鞅用期待的目光扫视着全场——

众官开始交头接耳,窃窃议论起来——

卫鞅:“哎,你们不要在底下嘀嘀沽沽吗,都拿到台面上来说吗,说对说错都无妨,啊。”

一官员大胆开腔:“大人,下官以为,目前市面上度量衡器具标准极为混乱,没有一个定规准衡,下官认为当务之急,乃是应该先废除这些混乱标准,没收其非法私制之量升器具……”

卫鞅点头:“你说的没错,既然标准混乱不一,朝廷肯定是要废除这些旧制的,不过,旧制废除了,那应该以什么新标准来取而代之呢?”

官员哑然:“这个……下官还没想好……”

卫鞅:“你且坐下吧,听听其他大人还有何高见吧”。

又一官员接茬:“大人,下官认为,可以派人到各地采集当地的度量衡标准数字,然后归纳到一起,再取其合理之处修而改之,然后……”

另一官员抢过话头:“然后再将这修改过的新标准度量衡,拿到市场上试行一段时间,如果百姓欣然接受,朝廷就正式将此新标准通令全国施用……”

官员己:“大人,此法也可通用于粮食和盐的物价调控上”。

官员戌:“对,好办法,取之于民,再用之于民,嗯,确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好办法”。

又有官员置疑:“这也未必周全,倘若还有不法奸商阳奉阴违,继续私铸使用斗、斛、秤等量升器具,又当采取何种有力措施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众官一时倒被问住了,都低头冥思苦想着……

卫鞅:“大家畅所欲言,积极讨论,群策群力,好啊!本官就希望看到诸位,能像今天这个样子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为朝廷多办些实事,多为百姓造福谋利啊!”

众官齐声道:“大人教诲,卑职自当铭记在心!”

卫鞅点头:“好,继续讨论吧!”

一官员献策:“大人,卑职认为,对公大夫所提之疑问,可以采取经常派有司官吏明查暗访,专门监控的办法,一旦发现,立即严办查处!”

“大人,我再补充一点,公乘大人所说的办法亦可兼用于粮食、盐销售方面,如此可以密切掌握所销售粮食、盐的质量、份额情况,又可杜绝奸商们重打朝廷边缘法令企图”。

“大人,卑职也认为,对那些囤职居奇的粮店,也应施以同样之法!”

卫鞅点头:“你这个提议非常之好,防微杜渐,好啊。当年管仲为杜绝不法奸商囤积居奇扰乱民生,采取由官府预先储备大批充足粮盐,一旦市面上发生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径时,官府立即将官仓所储备粮盐,以平价投放市场,逼使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企图谋取暴利的不法奸商偃旗息鼓,从而有效杜绝了不法奸商哄抬物价恶径。诸位踊跃发言献计献策,所陈建议均有可取之处,甚好!本官相信,只要大家群策群力,矢志效忠朝廷,多为朝廷分忧解难,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大事!”

众官唱道:“谨尊左庶长号令!”

卫鞅一摆手:“各所司职责已明,都下去准备吧。”

众官均躬身施礼:“卑职告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