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 第175章 就是来找本王兴师问罪

第175章 就是来找本王兴师问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眯了眯眼,李承乾语气不善道:“张尚书此番前来,该不会是来挖苦本王的吧?”

张亮摇摇头,叹了口气苦笑道:“说实话,老夫心中对殿下你…还是有些气的。”

“气?为什么?”李承乾斜眼瞥着他,“本王似乎没得罪过张尚书吧?”

张亮说道:“陛下不日便要东征,十万大军,十万百姓,数之不尽的粮草辎重,都要从民间征调,这么多物资,肯定会加重百姓负担!”

“本来在老夫等人的劝说之下,陛下已经准备放弃东征,可是因为殿下你,却让陛下铁了心,你说…这能不怪你吗?”

“…”

李承乾白了他一眼,这关自己屁事啊,就算没有他,李世民也一定会东征。

更何况自己那两条计谋,让征讨高句丽一事更加轻松,同时也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自己应该是有大功才是。

怎么到了张亮这,自己好像成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

“征讨高句丽一事,是民心所向,张尚书你不需多虑。”李承乾淡然道。

“民心所向?劳民伤财,怎么会是民心所向?”张亮冷哼一声。

李承乾摇摇头,“高句丽对中原王朝失礼已久,从前隋开始,高句丽的宵小之辈就在边境屠戮大唐百姓,之后更是趁大唐与前隋打仗之际,在辽东一带烧杀抢掠,大唐盛世已有几十年,但是辽东叆河边,仍有老迈妇人为子女哭啼哀嚎,因为她们的亲人,死在高句丽贼人刀闸。”

“只可惜,面对高句丽那寒光闪闪的大刀,她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凄厉哀嚎,似乎是想要召回亲人的魂魄,如此大仇,又岂能不报?”

张亮沉默了一下,随即说道:“可是你知道没有,大唐以前连连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十几年的修生养息,才能有如今的盛世。”

“这次征战,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粮草都是百姓供应,再加上年前各地灾荒,百姓目前面前只能勉强自给自足,又如何经得起东征一事?”

“若是东征之时断了粮,那不需敌人来攻,大唐粮食士兵恐怕自己就会哗变!”

李承乾摇摇头,“张尚书,你想过没有,高句丽亦是好战之国,中原王朝屡次吃亏,如今大唐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是气势恢宏之时,这时候攻打高句丽,就是最好的时机!”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果这时候不解决掉高句丽这个麻烦,那留给后世子孙的,恐怕就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野狼!”

张亮撇了撇嘴,有些不屑,“高句丽不过是一群蜗居在偏隅之地的蛮夷罢了,这些年靠着大唐教化,才能有这些成就,所以根本不足为据。”

李承乾抿着嘴,文人自古以来就是相互轻视,目空一切,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就因为这种思想,才导致清朝闭关锁国,最后被异国以坚船利炮轰碎国门。

“张尚书,你今日找我来,不会就是找本王兴师问罪吧?”

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鸡同鸭讲,再讲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听说大唐文人的脾气都很火爆,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自己还是少惹他们。

张亮脸色微微一变,“是,也不是。”

李承乾:“…”

“骂了之后舒畅多了,黔王殿下,老夫告辞!”

张亮说完,就站起身来,然后在李承乾的目瞪口呆之中,坦然自若离开了黔王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