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综穿之一路向钱 > 第157章 十三爷两口子4

第157章 十三爷两口子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身体恢复得好了,一时又出不了府。皇上交办的那点儿差事儿,对于肖先生来说,那还真不算什么事儿。

这不是,闲得没事儿,两口子在家腻腻歪歪的,就鼓捣出孩子了嘛。重阳节的时候,把出来怀孕两个月。肖先生让暗卫给皇上送的请安折子,并送了重阳节自己亲手酿的桂花酒,皇上收了礼,回话就给回了一个字,哼。

这是知道他十三儿子闲得都生孩子玩儿了,闹别扭呢吧?

“真成老小孩儿了。”楚然看着皇上御笔那一个字儿,失笑。

“再是九五之尊,也只是一个人。”肖先生是什么人,哄个人还能不会哄嘛,他又不出门,管着那些事情,也不说话,也不办私事,到是让皇上在他这里找到了点儿普通人家的父子之情。而不是眼看着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抢皇位抢疯眼的天家父子。

可能皇上气不过他十三儿子太闲吧。十月,召十四回京之前,把西山锐建营,善扑营,丰台大营的兵权都交给他了。给了他一道金牌令箭,有临机处置之权。这算是把京城以外的防卫都交到十三爷的手上了。也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了他十三儿子手上。

“这也是跟城里的隆科多有个互相牵制的作用。隆科多那人……不好说。”

楚然听得似懂非懂,但隆科多不咋滴这个事儿,不用谁说,她也知道,常识嘛。

六十一年正月,畅春园里办千叟宴,是折腾着准备了一年的盛事。有些老人,折腾这一趟,得少活好几年去。肖先生暗地里安排人,看护好了,这年头儿,能活六十岁以上的,都算是有福寿的人,别吃完了宴就没人管,回程再给折腾死。

什么盛事,都跟十三皇子府没什么关系的。但可能因着,皇上已经常年待在畅春园,也不怎么上朝了。朝臣京官们,私下里勾结得厉害,也不太管得住了。之前依附着十三爷的门人、部下,在京里的,偶尔有胆子大,心眼活儿的,托了人往府里送点儿孝敬是有的。这些人里,有没有八爷一派派过来的无间道,有没有看出来行势提前烧冷灶的,也都不好说呢。

楚然可不管那个,来送礼就收呗。这会儿才正是能没有负担的收礼的时候呢。

三月,皇上刚刚过完生日,难得心情好,身体也养得不错,就到隔壁的圆明园去游玩,考较四爷府上几个孩子的功课,相中了弘历,带进宫里教养。

也正是因着这个举动,后面弘历才吃了一辈子,话里话外,他是康熙爷选定的继承人,甚至暗示四爷能继位,是借了他这个儿子的光儿,先给他过渡几年。

好大的脸。

“皇孙的教养再差也有个底线,能差到哪里去?再说,废太子家的弘晟,十四家的两个儿子,不是都在宫里教养嘛。他非嫡非长的,到底特殊在哪了?不是他爹能耐,皇上哪只眼睛能看到他?”

楚然是怎么都看不上败家子。

肖先生只乐,“你是不把弘历的皇位坑掉了不算完。”

那是,遇上他好几回了,一回比一回闹心。

圆明园之行,也算是康熙最后一次在型活动的公开露面了。再之后,就没有上过朝。大型的稽查,巡视,祭祀活动,差不多都是老三老四老五老七和十二代办,四爷办的最多。

四月,楚然生下了弘晓,赶在天气热起来之前,出了月子。京城的气氛整个都是焦灼的。都知道皇上是到了最后了,只是不知道在哪一天。私下的动作一个不少。

“闹吧,不闹腾,怎么能看出来谁是哪条河里的王八呢。”楚然拍着孩子,就觉得现在这一帮子没头苍蝇似的折腾,跟做盐帮帮主时那些个江湖人也没多大的区别。

“这话虽粗糙,到也有几分道理。各个都有安排,怎么就不想想,皇帝做了六十年的皇帝,他能想到写传位诏书,能不知道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后事?他身体什么样儿,自己能没数儿?能擎等着死了拉倒?皇位谁抢到算谁的?能不给他选定的儿子安排好了交接?”肖先生给楚然分析,又总结了一句,“现在就是比拼实力手段的时候。只看谁的手段更高,谁更会御人了。”

皇上占着最有利的资源,但他的儿子们也不白给呀,八爷一党遍布朝野,谁也不好说他能不能最后一刻逆天翻盘。真到了金牌令箭都不好使的时候,什么可能都有的。

所以,那之后,肖先生也忙起来了。每日里在书房待的时间越来越多。

十一月初,十三第一次动用了暗卫,没瞒着皇上,让给四爷府里送了信,内容也简单,就说一句话,该准备的都准备起来吧。

十一月初十,暗卫的首领大半夜的赶到府上接人。让十三爷去畅春园见驾。

这是到了最后了。

楚然送走十三爷,就让刘嬷嬷带着人,把素面的布料白坯布啥的找出来准备着。

畅春园到京城,得有一个时辰的路程。皇上住园子去了,京城的权力中心也就转向了畅春园,勋贵们在城外也都是有园子的,都在园子住。留在京城的,都是低级的官员,以及后宫的大部分妃嫔,还有不被皇上待见的宗室权贵了。

十三爷在清溪书屋的暗室里见到的皇帝,已经是行将就木了。

“皇阿玛,这是我在府里收集的荷叶上的露水煮出来的岁寒三友,您赏儿子个体面,喝两杯吧?”肖先生是为原身尽孝了,在这中时候,能不避风险的送入口的饮食,算是尽心了。

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和御卫们急得什么似的。

皇上老爷子自己,连个眼皮儿都没抬,拿起来就喝了。太监总管手都抬起来,恨不能把茶杯给抢下来,“急什么?朕的十三儿还会害了朕不成?”

说的一屋子人都跪下了。

皇上有气无力的,看着健康的十三儿,“儿呀,别怨你阿玛。你阿玛也是身不由己……”

“皇阿玛,您别说了。儿子什么都明白的,从来没有怨过。你的十三儿,还是那个在高邮湖上下水为您捞鱼的十三郎。”

他这说的是早年陪皇上南巡时候的事情。那会儿十三才十几岁,陪皇上南巡的时候,有一日游高邮游,听陪同的官员说湖里的鱼新鲜好吃,小孩子嘛,正是活泼的时候,就坐了小船下去捞鱼,因着附近的船多,鱼都不敢靠近,老半天都网不上来,一着急,他仗着水性好,就跳水里去抓。皇上在楼船上看人下去了,急得在船上就喊。又打发人下去护着。也是南巡路上父慈子孝的一段佳话。

那些年,皇上是真喜欢他这个嫉恶如仇一身侠气的十三儿的,高兴的时候,还说十三是吾家千里驹,跟人家显摆他儿子的书**夫什么的。

此时此刻,当然提父子感情好时的情景更合适了。

皇上的表情就舒展了许多。加上那茶水里添加的灵雨水起作用了,精神头儿都好了不少。

“这茶不错,再来一杯吧。”

“皇阿玛,茶不能多喝,晚上再走了困。一会儿用这个水给您你煮粥喝去。”

直接管上了。

那太监总管都想着,十三爷是不是关傻了?这胆子也忒大了,连皇上都敢管了?

干脆跪着都不起了。

偏不知道这位爷的哪句话说到了皇上,皇上还真就没生气,也没说话,闭着眼睛养神。

十三爷也不离开,就在外间儿,让人准备小茶炉子,亲自上手,用白米加上他带来的水,煮白粥,小火慢熬着,一边儿随手拿了书架子上老爷子常看的书看。满屋子静悄悄的,飘着白粥的清香味儿。皇上歇了个难得的好觉。

其实,皇上已经吃不下去什么东西,用药吊着命了。倒是十三煮的都还能进下去一些。所以,自那天之后,就只吃十三煮的没滋没味儿的白粥,别的都不吃了。但精神确实恢复了一点点,到了十七日,都能坐起来一会儿了。

灵雨水救不了皇上的命,老爷子自己心里很清楚。人越是到了最后,脑子才越清楚呢。能坐起来多说一会子话了,就让人召见大臣,张廷玉、马齐,隆科多,还有一些绝对的亲信,能交代后事的,来来往往的身体好点儿就交代点儿。

这些人往来,皇上也没让十三回避。他就在外间儿,看着小炉子,不是煮粥就是煮茶的。皇上跟人说什么,他也不参与,该看书看书,该写字写字,跟没听见似的。皇上呢,也只当他不存在,跟身边伺候的小太监一个待遇,也不提一句,为啥十三爷在这里。

但十三的出现,意义非凡。

能让皇上交待后事的臣子,哪个是白给的。而且,都已经在畅春园里被看起来了,想送消息出去都是不可能的。但哪个心里没数儿,十三爷守在身边,那继位人,不就是明摆着嘛。

坚持到十一月二十八,正好比历史上原本的时候多拖了十五天,康熙皇帝的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头。所在的皇子,除了老大老二老十四,都守在病床前,回光返照的时候,老爷子亲口说了,传位给四阿哥胤禛。十三爷没等到老爷子咽气,就出去了。他得去安排护卫,把新帝护住,把八爷一党看住。

隆科多拦着不让他走,说所有人只准进不准出。

能拦住十三爷?

“那爷今儿就看看,是你九门提督的权力大,还是我这金牌令箭好使。”肖先生手上拿着金牌令箭,晃啊晃,斜着眼儿看隆科多,不知死的东西,作吧。

“微臣只知按皇上旨意办事,其他人一概不管。”隆科多不为所动。

“行。佟公刚直不阿,十三佩服。那我就坐在这里,让佟大人看看,我是怎么办事的。您是陪我在这儿等啊?还是去内室主持大局啊?”

“十三爷不去为皇上侍疾吗?所有的皇子都在呢。”

“我说老隆啊,给你脸了你捧着就完了。别蹬鼻子上脸啊。各人有各人的职责,十三爷如今该在京城府里闭门思过的。乐意坐在这儿给你个面子,你见好就收吧。”

隆科多看了十三好几眼,这才不说话进内室去了。但是到底让人看着,没放十三出门。

可他放不放的,又能影响啥呢。该来的人,按点儿就来了。掌了暗卫好几年,若是连个消息都送不出去,人都调不来,那肖先生真该一头撞死去。

因着十三擎天保驾,皇权的交接,没有出任何意外。

大行皇帝的灵柩十一月三十日运回的紫禁城。同一天,雍正皇帝受遗诏成为继任之君。登基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封十三爷为怡亲王,与廉亲王胤禩、马齐还有隆科多一起,总理事务。

同时,丧礼开始。

楚然做为怡亲王嫡福晋,正式的走出十三皇子府,进宫参加丧礼。

“娘娘,你得保重身子啊。”

又是几年没见了,四福晋成了主子娘娘,楚然给她行礼,腿没弯下去就被拉起来了。拉眼一看,人憔悴得不行,也瘦。吓了一跳。

“前些日子病了一场,才下了床。宫里如今这么些事,哪里得闲。正是要求十三弟妹,帮帮我。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她的身子不争气,又赶上国孝,精力不够,皇上没让年氏插手,已经是给了她最大的脸面了。这才单独先在宫里见了楚然,让十三福晋帮忙,她心里是乐意的。

“四嫂怎么还跟我见外,您是主子娘娘,用一个求字,不是折煞臣妾吗?我这些在府里,许久不经事儿了,大事帮不上忙,看看三餐饮食这些,到是行的。太后那里,本也该我跟着的。”

人家都开口了,总不能说不帮忙。

皇后娘娘身子再不好,当家主母做了三十年,能力是在的。她也就是帮着查查缺补补漏,再就是下人们不好说的,她帮着转达一下。

就比如,宜太妃不知道哪根筋没搭对,哭灵的时候,跪到太后前面儿去了。虽说还没有正式的封太后,那也有个母凭子贵呢吧。折腾啥呀。楚然早都提防着这个事儿呢。一看到宜太妃到了位置还想往前迈腿,她跟十四福晋一边一个扶着太后往前走的,正好在宜太妃的身后,抬手就拉住了宜太妃,“娘娘小心。”就把人给按住了,“你千万着得顾惜着点儿身子。”把她往前那半步说成是精神恍惚没注意。

做这样的事,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宜妃也不是无牵无挂的,她也还有儿子孙子重孙子呢。这一口气泄了,也就老实的跪下去了。

楚然和十四福晋原本该回到命妇队里去跪着的。因着这个事,皇后特意让人来传话,说太后与太妃们伤心过重,精神不属,让楚然和十四福晋在这边照看。

楚然是一步都不也离了太后啊。就怕她也跟脑子进水一样,来个什么没想到皇位会传给她儿子什么的话。

“太后,你多少进一些吧。”还得看着她吃饭,老太太其实心里很明白,不是聪明人,也不能做德妃了。她很清楚两个儿子要你死我活了,哪个输哪个赢都是在亲娘的心上剜肉,老太太哪能受得了。再加上皇上把皇位传给她儿子了,俩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正经的好过的,不然也不会十年里生了五六个。这会子人没了,剩下的就都是好儿了。伤心也是真伤心。老公死了,儿子们又你死我活,可不是要了老太太的命。

“也不知道十四走到哪了。”

老太太念念叨叨的。

“皇上让人去接十四爷了,想来应该快到了。”

“唉……只盼着他能懂事些,别惹了皇上不高兴。”

“看您说的,您是太后娘娘,皇上和十四爷都是您的儿子,谁高兴都不如您高兴重要,您自己的亲儿子,还不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还怕他不听话呀?”楚然劝着,接着就说起弘暾弘?的一些淘气了被她拎着擀面杖在府里撵着揍的事儿。

“我能揍?”德妃跟听故事似的,转念一想,你家的小子才几岁,是嘛也不懂的小屁孩儿,我的儿子一个是大将军王,一个是皇上,我咋捧?

“您是太后,这天下,就没有您不能揍的人。”楚然坏心眼儿的使劲鼓动太后,还挺想看十四被太后揍的。

“……行,老十四要是耍浑,我就豁出去不要脸面了,揍他一顿。”太后的嘴角带了一点笑意。

那您要是真能动手,皇上心里不定怎么感激您呢。

十四可真没让人失望,那是真熊啊。都光杆司令让人家带回来了,还作呢。到了灵前不想跪。

肖先生可不是原来的十三爷,上去一脚就踢到麻筋上,把人踏跪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