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左 > 第286章 江南儒林风云起

第286章 江南儒林风云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洪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在艺术上却很厉害,人称书画双绝。

他的书法虽然没有怎么流传下去,但史书中对他的书法称赞比比皆是。

包世臣说的他书法“楚调自歌、不谬风雅。”

左梦庚唯一能够想到安排他的去处,就是印刷业。

临清那边,虽然印刷业没有大肆运作,但随着典籍翻译、刊印的增多,已经渐成规模。

版画就是印刷工业化之前经常应用在图书印刷中的一种技法。

目前临清那边没有这样的人才,陈洪绶的到来算是填补了空白。

陈洪绶对做官做事没什么兴趣,这次之所以跟着刘宗周而来,纯粹是因为江南游遍了,没有了新鲜感。

听刘宗周把山东那边夸赞的不行,起了好奇心,就当游历罢了。

听到左梦庚邀请自己参与版画创作,毕生所学可以有用武之地,陈洪绶大为高兴。

“难得有人欣赏吾之拙技,无以为敬,中恒佳期当前,此为薄礼,还请笑纳。”

陈洪绶拿出一个木盒,亲自送到了左梦庚手中。

左梦庚谢过后打开,发现里面竟然是一张张的人物版画。上面有字,对照着看,竟是水浒人物图。

每幅画都栩栩如生,文字更是充满韵感。

左梦庚虽然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但也知道这套礼物着实不凡,连忙再次感谢。

他又哪里知道,陈洪绶的这份礼物,乃是传世瑰宝《水浒叶子》。

后世的人认识《水浒传》和其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从这套《水浒叶子》而来。

这可是陈洪绶原版的作品,保存好流传下去,绝对价值连城。

松江府这边群贤毕至,旁边的苏州府却迎来了动荡。

起因也是和左梦庚有关。

始作俑者是陈子龙。

那日刘宗周登台讲学,在松江府引起极大轰动,陈子龙也是受教之人。

回去之后,陈子龙苦思刘宗周所言,最终归纳总结,得出一个结论。

刘宗周传达的思想,可以称之为“文以载术。”

因为刘宗周着重强调的是学术的实际应用问题,认为脱离了实际的学术毫无异议。

可这个观点,与复社秉承的“文以载道”有着极大的出入。

陈子龙与宋徵舆、夏允彝等人交谈时,宋徵舆、李雯就对刘宗周的所言颇有微词,认为这位文坛宗师背弃了正道。

反而是夏允彝觉得刘宗周的观点很好,如果做好了,能够让儒学脚踏实地,脱离虚无缥缈的空谈。

陈子龙如今还很年轻,本身的思想还没有成熟,一时被两种观点给难住了。

左思右想之后,他拉上宋徵舆、李雯、夏允彝等人奔赴苏州,去寻了复社领袖之一的张采。

张采在崇祯元年考中进士,被授予临川知县。

可到任之后,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实政,秉承的“与闻良知宗旨”也都落空,反而陷入了和艾南英的争论当中。

艾南英就是那个被陈子龙胖揍的人,作为临川本地人,一直和张采争论不休。

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张采因为生病,于去年春天辞官归乡,就此专心于学术研究和复社活动。

张采所坚持的复古,其实更加顽固。

因为他主张的是返程朱理学,而且对心学极度反对。

他曾经和刘宗周有过学术交流,但最终因为意见相左,而没能成为刘宗周的弟子。

只因当时刘宗周以“慎独”为学术核心,而张采则极力反对空谈心性的讲学。

可问题在于,张采和复社虽然都反对空谈,他们本身做的事,也是窝在家里自成一统,同样是空谈。

陈子龙带着刘宗周最新的讲学内容登门拜访,立时给了张采猛烈的冲击。

“这……这真是蕺山先生所言?”

张采很怀疑陈子龙是不是弄错了?

他所认识的那个刘宗周,只会大谈“心性”“伦理”“慎独”等空泛的观点。

可如今这篇文稿,通篇不离实际,更是号召士人将儒学和日常相结合,甚至用于推动和促进生活生产。

张采有些接受不了的是,按照刘宗周的观点,儒学几乎等于降低了神格,沦为市井之学了。

这个务实的力度,让他这个一直倡导务实的人都觉得离经叛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