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297章 卷5-48章 方兴 ? 陆(上)

第297章 卷5-48章 方兴 ? 陆(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方兴动摇了。

但动摇他的不是申伯诚口中那些名望、非议、前程,方兴在南国几经生死,功名利禄于他早是粪土。真正使他如芒在背的,是芈芙与徐侯翎的婚约。

往往,外人不是爱情的障碍,当事人才是。

申伯诚趁热打铁,追问道:“妹丈,你意如何?”

方兴望着他诚挚的眼神,哪还有办法说半个“不”字,只得点点头,伸出一根手指。

“这是何意?”

“小弟还有一个请求。”

“但讲无妨。”申伯诚表情轻松不少。

方兴支吾起来:“和令妹的婚期,能不能缓些日子……”

“寡人知道你在等什么,”申伯诚拍手笑道,“不出一年,徐国和楚国联姻的消息,便会传遍华夏大地!”

“这……”方兴心头一酸,神情痛苦,又犹犹豫豫道,“那天子那边?”

“妹丈不要担心,”申伯诚拍着胸脯,“此乃小事尔,天子圣断,定会网开一面。”

“只是……令妹的年华又要虚掷段时间了。”方兴愈加愧疚。

“无妨,”申伯诚大笑,“她等得起,而且,她等你也早非一时。”

“难道说,她早就知道我了?”

“方叔之名,天下何人不识?方叔之才,天下又有谁没曾听闻呢?”

“这……”

“想知道这些事?”申伯诚神秘道,“洞房之夜,妹丈自可亲口问她……”

方兴一赧,脸色绯红,惹得申伯大笑不止。

此刻,困扰方兴数日之事突然释怀,只觉心中一块巨石落地。

诚然,有些事情看起来比天还大,总会令人不由自主地逃避,可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鼓起勇气直面困难时,它才会迎刃而解。

很显然,申伯诚对今夜拜访的成果也十分满意,他没做多久盘桓,便要告辞。

“申伯慢走。”方兴赶忙起身相送。

“妹丈留步,”申伯诚回首一笑,“众公卿还等你的喜宴呢,可别让寡人等太久!”

“这……”

申伯诚前脚刚走,很快又有新客来访。

门外卫士报道:“禀方大夫,大宗伯来访。”

大宗伯?王子友?这倒是位稀客。

方兴不敢怠慢,赶紧收拾几案,重整衣冠出迎。

姬友踏着大方步前来,颇显王室风范。方兴看得不由发痴——此君容貌伟岸,举手投足间一副人中龙凤之姿,怪不得周王静对他的同胞嫡弟如此提防。

“深夜造访,多有叨扰。”王子友声若洪钟,语气中透着磊落。

“大宗伯言重,”方兴笑着把对方迎入上首,“恭请入座。”

“自泮宫一别,你我这还是首次促膝长谈吧?”

王子友开口便是叙旧,很快就把二人的距离拉近。恍如昨日,方兴不由回想起自己初来镐京时的场景。

那时召公虎爱惜方兴才华,便安排他入泮宫与王室弟子一道在少傅仍叔席前求学。可当时能在泮宫就学者,皆是世代簪缨的贵族少年,方兴一介布衣之身,虽有微薄寸功,又如何能够融入那纨绔氛围?

好在王子友不以此为隙,他不像其他贵族少年那般嫌贫爱富,反倒欣赏方兴才华,与他结为挚友。就这样,泮宫中身份最高的王子,和身份最低的布衣少年并骈苦读,也是周公开办学宫两百多年来的一大奇景。

就这样过了几年,方兴被启用为职方氏大夫、随周王师南征北战,王子友也被众公卿举荐为大宗伯,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召公虎的举荐和方兴对周王静的私下说服。

二人离开泮宫,便成了同殿之臣,关系反倒变得疏离。

当然,这种疏离并非交情的淡泊,而是因为周王静的猜忌。

在天子看来,任何与王子友走得近的公卿大夫,大多有不轨图谋,因此,朝臣们对王子友皆敬而远之。就算是太保召公虎和太傅虢公长父党争最激烈之时,大宗伯王子友与少傅仍叔师徒二人都坚定保持中立,这才让周王静略有放心。

即便如此,虢公长父不遗余力攻讦召公虎和布衣大夫们时,还是以他们“勾结王子友”为旗号,最终逼得老太保辞官告老,布衣大夫们一蹶不振至今。

王子友没有做错任何事,但是对周王静而言,他的出现就是个错误,以至于波及与他又交集的一切无辜者。

这一切,明眼人都清楚。

周王静清楚,方兴、召公、虢公也清楚,深处风暴之眼的王子友显然更清楚。

但近来,周王静与王子友的关系似乎急剧好转,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

除了天子觉得他的王位越坐越稳固意外,更要归功于一个人的出现——申伯诚。

申伯诚不是公卿,只是一个立足未稳的新晋诸侯。但他却有着三公九卿不具备的身份——娘家人,周王静和王子友的娘家人。

他是太后戎姜的族侄,说起来还是天子和大宗伯的娘舅表兄。而自从姜媚儿入宫之后,申伯诚又摇身一变,成了周王静的大舅哥,可谓亲上加亲。

有了“国舅”的身份,申伯诚可以大大方方地与王子友交往,调停天子和胞弟紧张的手足情谊。毕竟,这是他们的家事,而不是国事。

另一方面,周王静似乎也对申伯诚十分信任,并不担心朝中公卿与申伯结党营私。

原因很简单,如果朝中重臣真想和申伯诚结盟,当他们想到西戎渠帅速答、犬戎国主的下场时,恐怕会脖颈发凉吧?

申伯诚似乎天生是盟友的克星,他的盟友多已成黄泉怨鬼。

因此,王子友对申伯诚很是感恩,朝野上下也有个传言不胫而走——

大司空、大司寇都已快不久于人世,申伯诚很快便要跻身九卿行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