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275章 卷5-26章 尹吉甫 ? 壹(上)

第275章 卷5-26章 尹吉甫 ? 壹(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交流几句,舒参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话不投机,尹吉甫心中不忿。想必,舒参率领徐国军队到蜀国征战,本就是徐国怀有不可告人之密,心中有鬼,如何敢在大周太宰面前抬得起头来?

话说回来,尹吉甫纵然对徐国的行为十分不爽,但此时蜀国才是共同敌人,楚国、徐国与大周貌合神离早已不是秘密,也自不必明言。

再看舒参和屈破败身后的虎狼之师——年轻小将们目光犀利,一场旷日恶战已然洗礼了他们的灵魂和勇武;而其后的数千名徐、楚联军,经历了生死考验,更是同仇敌忾,士气高涨。

尹吉甫倒吸一口冷气,不禁对眼前的这支军队敬畏三分。

过去的几年年,周王师固然打了几场胜仗,退了五路犯周,又平定了东边的淮夷、东夷和西部的西戎、犬戎,但很快周王静安于现状,亲信听话的虢公长父和虞公余臣,疏远了召公虎。

再后来,周王静又以虢公长父伐楚失败、失落了中大夫方兴为由,贬了南仲、师寰等人的军职。就这样,周王师在短暂复兴之后,很快又走了下坡路。

如今,和眼前这些徐、楚军士相比,不论是将官素质,还是士兵的骁勇,周王师都被远远甩在身后。尹吉甫不敢想象,他日战场上若与徐、楚联军会面,会是如何场面?

屈破败的统兵御将之术,舒参的足智多谋,徐翎的勇武无双,熊徇的野心勃勃,让尹吉甫觉得头皮发麻。反倒是刚才与申国军队浴血奋战的鬼午之流,倒显得不那么入流了。

不过,现在情况还没那么遭,徐国、楚国依旧还是大周的诸侯,而新归附的申国军队以少胜多,解了广安之围,更是堪称徐、楚联军的救命恩人。

舒参谢国前来救援的各方兵马,便尽地主之谊,邀众军将帅入广安城内议事。

广安城乃是蜀地,四面无险可守,尹吉甫也知道此地并非久居之所,但鬼午此役又折损了数千蜀军,想必短期内是难以复元。

众将入城内坐定,申伯诚和方兴便奉尹吉甫坐了首席,舒参和屈破败皆是诸侯卿士,已然也以大周太宰为尊。

今日议题,自然是下一阶段如何作军事部署。清点兵马,广安城内外有徐、楚联军六千余人,加上申伯诚手中五千骁勇,也仅一万余众而已。蜀军虽然连战连败,但毕竟人数占优,尹吉甫难有必胜之策。

见申伯诚与舒参、屈破败皆低头不语,尹吉甫知道,此时可以提出自己此行的最终目的——议和。

显然,这话说到了屈破败和舒参心里,他二人对此并无异议。

方才入城前便听方兴言说,徐、楚联军中,只有楚子熊徇对议和并不感冒。但今日熊徇远在江州城,尹吉甫又代表大周天子前来,徐、楚、申军自然以他马首是瞻。更何况,此役徐、楚联军得以死里逃生,本就赖尹吉甫和申伯诚所救,自无插话余地。

舒参和屈破败是明白人,他们很清楚,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于是皆对尹吉甫道:“议和之事,全听太宰安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