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183章 卷3-86章 召公虎 ? 拾(上)

第183章 卷3-86章 召公虎 ? 拾(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今斯人已逝,卫伯和也从那个在杀兄继位的质疑声中继位的慌张少年,变成如今刚毅木讷、杀伐果断的成熟政治家。“公石老将军,卫和不会忘记你的辅佐之恩!”他心中暗暗祷告。

这边厢卫伯和还沉湎于对功勋老臣的悼念中,另一边周王静已经回到御座之前,继续主持御前会议。太保、太傅正面红耳赤地争执着,同历来每一次三公会议一样,这两位大周政坛宿敌依旧针锋相对,谁也不愿向对方退让半步。

听了一阵,卫伯和总算听出个大概——三个新诸侯已分封完毕,接下来便是对众公卿的考功和晋升。每次涉及类似事宜,御前会议的气氛就会变得剑拔弩张。

卫伯和早已厌恶这般无休止的争吵。共和执政之时,虢公长父就一直同二位执政大臣论战不休,后来,出征彘林也吵,厉王驾崩也吵,议立储君还吵……现在嘛,除了年迈的周公换成了年轻的天子,一切换汤不换药。

今新天子锐意进取,大周好不容易有了中兴之象,可每当议定卿大夫任免之事,太保、太傅依旧达不成任何共识。

卫伯和虽身为太宰,但毕竟是畿外诸侯,他不想掺和这两派老权贵的明争暗斗。他们对各自党羽的笼络,对朝中势力和舆论的争抢,好似两只斑斓猛虎,张牙舞爪地争夺着地盘。

“党争必酿祸端,”卫伯和心中喟然,他抬头望了眼始终一言不发的周王静,“天子此刻所想,若不是想继续维持这种微妙制衡,便是想彻底支持其中某一方?”如果是后者,天子的老恩人召公虎毫无疑问会占尽上风。

“如果在位的是厉王天子,他会如何?”卫伯和不禁好奇。厉王出奔彘地前,自己也还没提兵入镐京平乱成为太宰,对这位传奇天子的执政风格也无从得知。“或许他会让御前会议变成一言堂罢?或者他做决定时压根不需要开会?”

传闻中周厉王只信任荣夷公,周、召、虢三公反而只是摆设,卫伯和陷入沉思——事实上他一直通过思考周天子理政之利弊,给自己治理卫国之道提供参考——独断专行固然下场凄惨,可眼前这种冗长的拉锯,又能有何优越性可言?

半个时辰过去,除了得出大司马必须换人的结论之外,第一个议题依旧没有任何进展。大司马这是九卿中唯一空缺的职位——因为现任者程伯休父已经病入膏肓,命在顷刻。

自周王静登基之后,宗周六师的兵权始终握在太保召公虎手中。可名义上,太傅虢公长父依旧是周王师的统帅,并且他这几年在东都洛邑对成周八师的整编也颇具成效。二公旗鼓相当。

虢公长父作为守旧派代表,他始终坚持朝中要职——尤其是九卿之位,必须由大贵族世袭。“程伯休父既已请辞,那大司马之职照理当由其子程仲庚承袭!”

太傅大人提名人选后,卫伯和看到周王静脸上的无奈苦笑。程伯休父担任大司马的这数十年,只能算是勉强胜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规中矩。至于其子程仲庚,卫伯和扪心自问,他连统领一个师的能力都勉为其难,如何统领得了西六师和东八师?

“太傅,军务大事岂可儿戏?”召公虎气得白发直抖,“大司马百年之后,程小将军自然会承袭程伯爵位,受命其大宗。然而大司马乃是官职,历来没有世袭之理……”卫伯和看得出老太保态度坚决,只差没直说程仲庚能力不配。

“那你要推举何人?”虢公长父也省得用敬语,不耐烦地拍着几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