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179章 卷3-82章 虞公余臣 ? 叁(上)

第179章 卷3-82章 虞公余臣 ? 叁(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南仲突然面色尴尬,顾左右而言它,“姊大不由弟也……”

此话引来帐内一阵哄笑。

“此话有何可笑?”召公虎不明就里,捻须看着众人,似乎错过了些众所周知之事。

“太保有所不知,”兮吉甫满面笑意,出列道,“昔日于国人暴动中救南氏姐弟者,正是师寰将军。别看南将军功勋暂居师将军之上,怕是镐京城里打了照面,还得喊声‘姐夫’罢!”

“嗨!孤以为何事,原是此等良缘佳话!”召公虎起身大笑,把令箭递于南仲,拍着其胸甲道,“固原防务便交于汝!他日师将军婚宴,南将军这舅子,可别忘了邀请本帅!”

“恭喜小舅子!”众人再次大笑。

看着各位将领精诚团结、情同手足,战时能同仇敌忾、卸甲则宛如家人,军旅之中能有如此氛围,让召公虎欣慰不已。比起镐京城朝议时那种压抑严肃、死气沉沉的氛围,他享受在军营中的时光。

“班师!”召公虎下令道。

岐山,陈仓,镐京。

比起来时的急行军,班师途中倒是难得的闲暇与惬意。召公虎有意放慢步伐,好让将士们能饱览关中沃野的旖旎风光。

数日前,随着一声夏雷而来的,是为期数旬的及时雨。关中大旱整整五年,土地龟裂、民不聊生,此时总算迎来甘霖。大军每行到城邑聚落,都能看到劳作者人头攒动、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虽然已错过春耕,但此时尚未入秋,及时播种倒也不算太晚。

“王畿之地已许久不见如此农景矣!”召公虎感慨。

“周人以农耕为本,”方兴此时应邀同乘,手持缰绳,“后土庇佑,今年若是丰年,可算给仲山大夫帮了大忙。”

召公虎点了点头,他此刻心中所想则是另有其事。眼看镐京城昼夜便到,那有件棘手之事却让他逾是如鲠在喉。

“方叔,你乃孤心腹之人,故而招汝同乘。”召公虎总算开口,“遍观朝中、军中诸卿大夫,能与肺腑之言者,十无一二……”

“太保但说无妨,”方兴知道义父有要事相商,“兴定守口如瓶!”

召公虎点了点头:“汝观此役兮大夫之功过,何如?”

“这……”方兴脸上惊奇神情一闪而过,直言疑惑,“旷世奇功自不必说,可,又有何过?”

“治戎如治水,宜疏不宜堵。”召公虎沉吟道,“孤听从兮大夫之计,于诸戎中寻得姜戎一部,以其为内应,这才最终平定西戎、驱逐犬戎。计乃好计,只是……”

“太保为何欲言又止?”方兴问道。

召公虎从铠甲内取出两道奏章,递于义子跟前,道:“前日,天子从镐京城里送来弹劾奏章无数,皆针砭兮大夫。其中大多为无稽之谈,唯独此二封,字字诛心。”

方兴接过,粗粗浏览后,悲愤道:“勾结商盟,勾结姜戎……此皆兮大夫所献之计,岂能以此罗织罪名?”

“此皆小人嫉贤妒能之言,自不必说,”召公虎顿了顿,“但也给孤一个提醒。以兮大夫之才学谋略,倘若为奸人策反,或是被朝中宵小流言逼反,终将不利于大周社稷……”

召公虎没有说下去,但也足够让方兴在这夏日之中不寒而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