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152章 卷3-55章 召公虎 ? 陆(下)

第152章 卷3-55章 召公虎 ? 陆(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王静闻言大喜,连连称好,这时对鲁侯敌意大减,甚至还言不由衷地称赞几句,齐侯无忌也冰释前嫌。

就这样,大军在鲁国边邑小城暂作驻扎,鲁公子元大摆宴席、郊劳周王师和各诸侯军队。

席间,鲁公子元口中生莲,用各种好话说得周王静浑身舒服。召公虎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对这鲁公子元很不感冒——此人一副谄媚模样,总说着口惠而实不至的漂亮话,实属下作不礼。

这位鲁侯也确实有些手段,竟用重赂来取悦天子,这样即不愿出兵又不得罪天子,倒是把出兵从王出征的各路诸侯得罪了个遍。只可惜,鲁侯和鲁公子元抓住年轻的周王静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之弱点,好好利用了一番。

宴席罢,周王静问鲁公子元青丘国之事,鲁公子元顿时脸色沉重,言语支吾:

“这青丘国好生神秘,其位于沂蒙山中,历来与世无争,从未听到他们对中原政权作乱,也从不骚扰周边诸侯,故而神龙见首不见尾,世人莫能知其底细。”

“这青丘国竟如此神秘?”周王静心下大奇。

鲁公子元道:“所谓青丘,实乃上古之空桑也。因此青丘国又称空桑之国。空桑有山,盛产琴瑟之材,又多盐碱,自古常有空桑民煮盐贩卖于四方,生活富足。”

“空桑?可否是轩辕黄帝访力牧之地?”召公虎问道。

鲁公子元道:“太保博闻!空桑之地之发祥,乃是神农氏炎帝榆罔,他在此定居数十年,直到蚩尤作乱来犯。黄帝和炎帝在这此联合以抗击蚩尤,黄帝于空桑之地访得名将力牧并委以重任,伐山取铜,以为刀货,毕其功于一役,击败蚩尤。

“擒获蚩尤之后,炎黄于青丘杀之。由于蚩尤乃巫教魁首,因此空桑与青丘之地,也成为巫教公认戾气最重之处。蚩尤死后多年,天下平定。空桑之地也被中原文明浸润。

“先是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在此扫荡蚩尤与巫教残余,绝天地之通,取缔巫教;东夷始祖少昊亦在此地建都安葬。其后,尧帝派遣羲和到空桑之地,悟出天地四时变化之法,制定历法。舜帝之时,共工氏叛乱,水淹空桑,空桑又成为叛乱之地。

“时至大禹治水,空桑附近之大野泽成治水中枢之地,大禹治水甫成得到禅让、传位于其子启。启建立夏朝,传位至末代之夏桀,空桑有伊尹出世,辅佐商汤灭夏建商。大夏朝可谓是‘成也空桑、败也空桑’。

“伊尹亦是巫教之魁,商朝以巫教治国,空桑再次繁荣兴盛。直到商纣之时,巫教被排挤,于是有妖姬妲己迷惑商纣亡国。据说这妲己便是青丘之九尾狐附身而成,传说此狐乃是蚩尤死后怨魂所变,为维护巫教之兴盛不衰而作。

“后来大周兴起,建国两百余年,始终没能彻底收回空桑之地。圣贤如周公旦、齐太公者,都不敢对空桑之地用兵。历来所有君王名将兴兵于此,或是中邪、或得瘟疫,皆不克而还,回去后纷纷染上怪病,休养许久才能康复。”

周王静听得这鲁公子元滔滔不绝地说青丘、空桑之历史,言下之意便是劝他收兵回去,不禁大怒:“空桑有如此多之上古典故,天下无第二地可出其右。只是,此地真有如此邪门?”

鲁公子元道:“周公旦在世,曾卜得一卦——蚩尤元气作祟数千年不散,直到五百年后,此地出一位千古留名万世先圣,才能抵消蚩尤之怨气。如今,已过两百余年耳。”

此话听得周王静默然,一时说不出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