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130章 卷3-33章 兮吉甫 ? 叁(下)

第130章 卷3-33章 兮吉甫 ? 叁(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诗言志,歌咏言,此诗歌之初衷。诗歌或为寄托希望,或是讥讽世风。可《车邻》此诗,却言‘逝者其耋’,‘逝者其亡’,不讳死亡大事,凶意骤生。”

召公虎怅然,道:“那此诗意为何兆?”

兮吉甫沉吟半晌,道:“怕是秦仲将罹遇兵灾,恐不久于人世也……”

召公虎闻言,也久久沉默,直到乐舞结束,这才拜谢秦仲道:“秦族皆仁人勇士,有秦大夫镇守西垂,天子可无忧也!”

秦仲拱手道:“此皆天子洪福,非秦仲之功也!”

散席后,一夜无话。

次日,周王师浩浩荡荡,离开西陲而东归。好一个“马踏銮铃响,人奏凯歌还。”

路上,召公虎邀方兴同乘,问道:“方叔,经此次出征西戎,不知你对周王师之战力,有何见解?”

方兴道:“此役过后,王师从姜戎处接收元戎十乘,也从西戎出缴获数千青铜长戈,还在秦族处补充战马,可谓实力大增。然而此次征西,下官觉察到王师士兵大多缺乏战力,甚至临敌有怯战之意,美中不足。”

召公虎点点头:“自国人暴动后,周王师乏善可陈,直到近年才彻底重组,士兵本就缺乏实战锻炼。更何况,此役之前,周王师补充部分野人参战,他们大多缺乏训练,故而尚未可成虎狼之师。”

方兴道:“依下官愚见,太保在出征前许以野人,其中建功者可赐以国人身份,故而其战心远在其余国人士兵之上。所欠缺者,乃在于搏击之术也。”

“搏击之术?”召公虎若有所思,“可否有良策以加之?”

方兴道:“下官想起一人,若得其相助,训练士卒以搏击之术,王师士兵定会战力大增。”

“此人为谁?”

“昔日彘林之时,有一人身法极好,往往在乱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孤记得他,可是那故杨国之公子杨不疑?”

“正是!依下官所知,杨不疑之格斗术乃受到周厉王亲传点拨,而其结义弟兄蒲无伤又正好能医治伤者,他二人若愿入朝,对周王师定大有裨益,面貌可为之焕然一新。”

召公虎道:“一回镐京,孤当即传书于晋侯,寻得此二人,请其为国效力。只怕他们闲云野鹤惯了,招募不来也。”

果然,回到镐京后,召公虎便派人送信给晋侯,希望能送来杨不疑、蒲无伤二人,不料此时老晋侯已经病入膏肓,无力操办此事。

不久后,晋侯便宣告病逝,史称晋僖侯,并传位给晋世子籍,成为新任晋侯。

说起来,这位曾经听闻赤狄入侵,便吓得魂飞魄散的晋侯籍,算得上方兴的老熟人了。

此是后话。

召公虎一行抵达镐京城,刚进城内,就奔赴太庙,向周天子与庙内列祖列宗禀报此行战况,刀枪入库,设宴饮至,并献西戎之俘于太庙。

周王静大喜,表彰了召公虎一行之功勋。其中,兮吉甫、仲山甫一武一文居功至伟,南仲、师寰、方叔亦各有军功,悉皆封赏。

依大周官制,三公九卿九年一考功,大夫三年一考功,布衣五大夫皆刚受任命不到三年,虽立大功,还是先录于功劳簿内,暂未提拔。

众卿大夫纷纷贺喜,召公虎一行也拜谢告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