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114章 卷3-17章 召公虎 ? 贰(下)

第114章 卷3-17章 召公虎 ? 贰(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方兴自从在彘林和召公虎相认,住入太保府以来,如今已至弱冠之年。召公虎既然已将其认为义子,便视如己出,亲自给他加冠晋冕。

于是,加完“士冠礼”,方兴便正式步入“成人”行列,成为一名“士”。

此前,方兴在汉阳和议中大放异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退楚军,周王静便许诺他冠礼后可入朝为大夫。

几番磋商,最终周王静在朝会上宣方兴上殿,宣读册封敕令:

“封方兴为职方氏、中大夫,隶属大司马。掌地图,辨其邦国、都鄙及九州人民与其物产财用,知其利害得失,规定各邦国贡赋。”

方兴领旨谢恩。

职方氏乃是兵部实职,此次周王静任命方兴为职方氏,可见对其寄予厚望。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天下之地,辨天下九州,分诸侯之邦国、都鄙,以及四方五服——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

大司马程伯休父出班,告知方兴九州之山川险要:

“九州者:东南曰扬州,其山曰会稽,其泽曰具区,其川曰三江;

“正南曰荆州,其山曰衡山,其泽曰云梦,其川曰江、汉;

“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山,其泽曰圃田,其川曰荧、雒;

“正东曰青州,其山曰沂山,其泽曰望诸,其川曰淮、泗;

“河东曰兖州,其山曰岱山,其泽曰大野,其川曰河、泲;

“正西曰雍州,其山曰岳山,其泽曰弦蒲,其川曰泾、汭;

“东北曰幽州,其山曰医无闾,其泽曰貕养,其川曰河、泲;

“河内曰冀州,其山曰霍山,其泽曰杨纡,其川曰漳、汾;

“正北曰并州,其山曰恒山,其泽曰昭余祁,其川曰虖池、呕夷。”

此九州与当初大禹治水后划分之九州大致相同,这便是大周全部疆域范围所在。

接着是五服之分,程伯休父道:

“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曰侯服,又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后每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夷服、镇服、藩服。

“凡邦国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方二百里,则二十五子;方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

至于职方氏的下属,有掌土圭、建邦国都鄙之法的土方氏,掌来远方之贡赋的怀方氏,掌天下之道路的合方氏,掌道四方传布政训的训方氏,掌制邦国封疆地域的形方氏。

此外,还有掌山林、川泽、丘陵之名及珍异之物的山师、川师、邍师,掌邦国法则的匡人,掌诵王志、道国政的撢人等。

受封完毕,少傅仍叔赠与方兴一卷《禹贡九州图》,作为送给这位得意门生的毕业礼物。

《禹贡》是《虞夏书》中最重要的篇目,这《禹贡九州图》也是当时最为详尽之地理舆图,方兴感激不尽,含泪收下这份厚礼。

至此,周王静登基之后,召公虎先后从布衣之中大举登庸拔擢五位大夫——

南仲、师寰掌管武事,兮吉甫、仲山甫操持文事,现又有方兴担任职方氏要职,大受国人拥戴,美其曰“布衣五大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