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56章 卷2-23章 卫伯和 ? 叁(下)

第56章 卷2-23章 卫伯和 ? 叁(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愿闻其详。”

“周王驾崩,谥号和诔诗是对周王这一生的高度总结,他一生的是非功过今日便要有个定论。你觉得,国人们希望给周王什么定论?”

“怕是不好。”方兴忧心忡忡。

“正是,你看这些国人,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周王的受害者,那么他们肯定不愿意听到卿大夫们什么歌功颂德之类的恭维话,一旦听到,那必然会加以阻挠!”

兮吉甫压低声音,他发现围观的国人越来越多。

“难道国人们想决定周王室和卿大夫怎么评价周王?这不是犯上作乱吗?”方兴有点激动。

兮吉甫赶紧捂住他的嘴,看了下四周,还好他二人离人群还有段距离。

“国人们犯上作乱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只是现在的周王室,鞭长莫及也!”兮吉甫摇着头。

兮吉甫看到仪式很快就要开始,仪仗和乐师已经开始奏乐,他不禁有些兴奋,目不转睛地看着祖庙的方向。

一转头,见方兴还陷于沉默,兮吉甫不忘问道:“方老弟,你觉得周王如何评述?”

方兴仔细地想了想,他想起了在彘林邂逅周王胡后的点点滴滴,恍如昨日。

兮吉甫见方兴出神,知道他心中波澜难平,又问道:“那如果你是太师、太保,你会给周王选什么谥号?”

“这个……我对谥法,所知甚少。”

兮吉甫白了方兴一眼,道:“真不知道太保府里的教书先生为何不教周礼。武王灭商之前,并无谥号一说,夏商的诸王死后,后人依旧直呼其名。

“周公旦认为,直呼先王名字,太过亵渎,于是作谥法,用谥号代替先王名讳,如用文、武来代替周文王、周武王之名。到后来,不单单是周王,卿大夫和诸侯们死后也都有谥号。”

方兴问道:“那这些谥号有何含义?”

兮吉甫道:“那这学问可就大了。简单的说,谥号一般分三种,美谥、平谥和恶谥。

“美谥那自然就是褒扬溢美之词,就比如周文王,经纬天地曰文,慈惠爱民曰文,这不正是文王仁政的总结吗;比如周武王,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这也是武王伐纣平定天下的赞美。

“其后周成王、周康王开创成康之治,周昭王、周穆王亦有文治武功——安民立政曰成,安乐抚民曰康,昭德有劳曰昭,布德执义曰穆。这些都是美谥,寄托了人们对贤王的哀思。”

方兴道:“那平谥想必就是平平淡淡,功过相抵了。”

兮吉甫:“正是。所谓平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既过能改曰恭,温柔贤善曰懿,慈惠爱亲曰孝,安心好静曰夷。

“所以文武、成康、昭穆之后的四代周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们,平庸无奇,没什么功业好赞美的,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夸赞他们的人品或是性格。”

方兴恍然大悟:“那么恶谥想必就是极坏的评价了。”

兮吉甫:“虽然谥法中有恶谥,但是大周这二百多年,还没人敢给已故周王加恶谥号的。像什么灵、厉、幽、炀这些谥号,大多都是逝者生前残暴不仁;哀、闵、殇、悼这些谥号,大多是逝者生前命蹇早夭。”

方兴问道:“那么今天,卿大夫们给周王会上什么谥号呢?”

兮吉甫道:“这可悬念迭生,悬念不是在卿大夫上,而是在国人之中。”

方兴道:“这么说,今天这事,你是料定国人要越俎代庖,插手到底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