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55章 卷2-22章 卫伯和 ? 叁(上)

第55章 卷2-22章 卫伯和 ? 叁(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兮吉甫环顾了下左右,道:“此地不是说话之地,我们换个地方。”

方兴笑道:“不是说话之地,怕是你的情人和情敌太多了吧?”

兮吉甫苦笑,带着方兴出了城,又邀他到沙洲的家里。

兮吉甫拿出幅地图,接着对方岳道:“看,镐京西北一百余里,沿泾水而上,一处遍布的黄土大塬,就是豳地。这里可是周朝先祖公刘奋斗过的地盘。你可知道这番故事?”

方兴摇了摇头,他不仅对故事感兴趣,他还对兮吉甫的地图颇感兴趣,用手在地图上反复摩挲。

兮吉甫继续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周朝始祖姬弃,为尧舜的农官,精于农事,被封为后稷。到了子孙后代不窋时已经是夏王太康之时。

“后太康失政,不务农时,于是不窋也被迫弃官,率领族人到了黄土大塬上,在这贫瘠的地方种植庄稼,发展部落。

“直到其后代公刘之时,已是殷商初年,周部落兵精粮足后,南下到达豳地,筑城,和戎狄杂居,并教授戎狄以耕种。

“九世之后,古公亶父为了避戎狄之乱才南迁到岐山脚下的周原,而古公亶父就是大周文王的祖父了。”

方兴点头道:“这么说,这豳地的确是大周兴起之地,先祖公刘在那里带领周部落由衰转盛。”

兮吉甫道:“你们周人尚勤劳、重秩序、崇礼法的传统就是从公刘居豳开始的,这些很多都被写进周族的族规中去。再到后来周公旦制礼作乐,很多还都参照了这些族规。”

方兴很是兴奋,道:“这些都是你这次去豳地的成果?”

兮吉甫道:“不止如此,此次去豳,本为采风而去。采风之时,深入当地,拜访长者,收集诗歌。而诗歌中,或为历史故事,或为神话传说,或为生活一瞥,当真所获颇多。”

“快说来听听?”

“豳地为周朝先王所居之地,还有很多周族的老居民隐居在那里,那里民风淳朴,对周朝的感情也非常之深。后稷、不窋、公刘、古公亶父、季历被称为大周’五先王’,那里有许多他们的传说,还有许多文武王、周公的英雄传说。”

方兴听得出神,久久才道:“真羡慕你这样的生活,无忧无虑,放浪形骸之外,踏遍万水千山、名山大川,阅遍人间百态。”

兮吉甫:“苦中作乐而已。我的梦想,是踏遍大周的每一片江山,把流传在民间的美妙诗歌都收集起来,这才大蔚平生之志。”

方兴听罢,深以为然,心向往之。

兮吉甫道:“不仅如此,我此次去豳,发现豳地民风淳朴而不失彪悍,其民比起镐京这些国人来,可要好得多。”

“你的意思是?”

“豳地之兵,可强于镐京的国人数倍呢,那些可是先王的遗产!”

方兴又问道:“那你今天为何进京?”

“这不是要祖奠了吗。祖奠之时,可是采集诗歌的好机会呢。”兮吉甫欣然道。

“此话怎讲?”方兴瞪大了好奇的眼睛。

“等到祖奠之时,便见分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