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53章 卷2-20章 姬芷 ? 贰(上)

第53章 卷2-20章 姬芷 ? 贰(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兴听兮吉甫谈论起时政之事,顿时觉得茅塞顿开。自己此前只在父亲、周王胡、杨不疑等人口中零星听到些关于时政的论断,这还是第一次听人如此系统周全地讲述大周政事。

方兴问道:“敢问,为何周公旦制定的礼乐文明,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兮吉甫道:“周公所制的礼法,一曰宗法,二曰分封,三曰井田,四曰礼乐。

“宗法者,便是嫡长子继承之制度,大宗开枝散叶,小宗则退而求其次,唯大宗马首是瞻。宗法制最大的问题,便是许多嫡长子德不配位,却尸位素餐,导致有能力的小宗人才被埋没;

“分封者,便是让同姓宗亲、异姓诸侯分封到中原各地,管理一方水土民人。分封制最大的问题,便是如今诸侯之地越来越大,天子之地越来越小,诸侯强而天子弱,尾大不掉,早晚必乱;

“井田者,便是划分天下田地为井田,农者耕之,其一归天子诸侯,其八归于农人。井田制最大的问题,便是民众疏懒刁钻,乐于耕私田,擅自开阡陌,这样天子缺地少粮,入不敷出;

“礼乐者,便是制礼作乐,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士、农、工、商,皆习礼乐教化。礼乐制最大的问题,就是上若不行,则下必不效,如今贵族们不习礼乐,早晚必礼崩乐坏、以下犯上。”

方兴听完,如梦初醒,道:“这么说,周公旦在大周初年定下的这些制度,如今已经遇到很大局限了?”

“周公旦何等圣人?这些制度在周初之时,可谓是吐哺握发、殚精竭虑,而不论是宗法、分封、井田还是礼乐,都是当时最先进之制度。只可惜,后世的执政者们尸位素餐,不仅不与时俱进,反而削足适履、本末倒置。”

兮吉甫说得是捶胸顿足,如同一盘大好棋局,眼睁睁看着拙劣的棋手将优势白白葬送一般。

“不知新王上任之后,情况会不会有所改观。”方兴眉头紧皱,心中泛起涟漪。

如果最后公卿贵族们拥立太子静,不知道他能否胜任大周这首巨船的舵手角色。

但凭方兴和太子静简单的几次接触,倒是觉得这位生于忧患的太子,似乎与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们不甚相同。

兮吉甫见方兴提起新王之事,便道:“说起这周王的交替,还真是一波三折。前段时间太保突然发兵出征赤狄,国人们众说纷纭,更有甚者质疑太保为何兴师动众、劳师远征?而兮甲便猜测,此时必与周天子有关。”

“兮兄神算!”方兴由衷赞叹,兮吉甫身在镐京,却能料到彘林之事,果然不同凡响。

兮吉甫兴致正高,继续问道:“你可知这周天子大位会传给谁?”

方兴顿时起了警惕之心,毕竟对方知道自己住在太保府,莫非是在试探自己?

方兴故意道:“想必是王子友无疑。”

兮吉甫笑道:“非也,看来方老弟的消息倒不如我灵通了。”

“难道另有其人?”方兴继续伪装,他也恰恰擅长此道。

兮吉甫道:“坊间都在传闻,十四年前国人暴动被乱民杀死的太子静还活着,太保用自己儿子当了替死鬼,然后把太子藏匿起来。”

方兴故作惊讶,叫了一声:“啊也!真有此事?”

兮吉甫哈哈大笑:“方老弟倒是把兮某小瞧了,我既不是反派的眼线,也不是暴民的帮凶,你大可不必提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