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43章 卷2-10章 召公虎 ? 壹(上)

第43章 卷2-10章 召公虎 ? 壹(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公旦为了说服召公奭,表明自己忠贞不二的心迹,写下一篇《君奭》,希望召公奭与自己和衷共济,带领周王朝走出危机,成就文王、武王未竟大业。

然而,谣言的力量是可怕的,周公旦赢得召公奭的信任并不容易,经过几次反复,召公奭同周公旦达成共识,以陕地为界,“周召分陕”而治,分别掌控周王朝关键区域。

(没错,这个陕地,便是今后陕西省的分界。)

“分陕”之后,召公奭掌控陕地以西周王朝王畿之地,发展农业,巩固后方;周公旦则掌控陕东广大地区,可以全力投入平叛战争。

“分陕而治”成了高明的双赢,周、召两位朝廷重臣之间达成信任,所有关于周公旦的猜忌都会大大缓解,朝廷上下形成共识,平叛战争取胜成为必然。

周公东出征伐,用了两三年时间,打败叛军,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

平定三监之乱后,殷商故地被封给卫康叔,建立了卫国。而卫康叔便第一任卫伯,也是卫伯和的祖先。

随后,周公继续向东用兵,征服与“三监”叛乱遥相呼应的淮夷徐、奄、薄姑等方国,将周朝势力拓展到长江流域。

东征之役,一举荡平武王伐纣后所有不稳定因素,为周王朝走向安定强盛奠定了基础。为了巩固东边的政权稳定,营建东都洛邑之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天下安定,成王也长大成人,周公旦随即还政成王。数年后,周公旦病逝,召公奭便接过了周公旦的大旗。

又过些年,成王也病逝,临终对太子很不放心,把他托付给召公奭、毕公、毛公。召公奭作为托孤重臣之首,责任重大。

此时的召公奭,已经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年事已高,却仍勉力处置政事,教导新君。

对于康王这样的太平君王,召公奭唯恐其不知创业之艰难,反复申说王业来之不易,告诫康王务在节俭,勿多欲,以笃信治天下。

而召公奭秉承“宁劳一身,不劳百姓”的精神,宁愿在甘棠树下搭草棚办公、住宿,世人也用“甘棠遗爱”来形容百姓对召公奭的爱戴。

在召公奭等人的辅佐下,周康王时期成为周朝的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天下安宁,刑具四十多年不用。

后人把康王这段治世与成王统治合称为“成康之治”。

此后,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后人便世袭罔替,并继承了太师和太保的官职。直到国人暴动后,依旧如此。

而如今,十四年来,朝野和国人对于周召二公“共和行政”的争议从未停歇,召公虎和周公御说的压力丝毫不亚周初之时他们的先祖。

不论如何,现在到了大周命运的又一次转折点,太保府里正在密议的这三个政治大员,他们的此次决定,将同样影响深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