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中兴 > 第39章 卷2-06章 姬芷 ? 壹(上)

第39章 卷2-06章 姬芷 ? 壹(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虢公长父究竟有什么小辫子被卫伯和抓在手上,以至于他在卫伯和面前不敢有丝毫造次?

这要从二十年前说起。

当时,周王胡正当壮年有为,他一扫周朝共王、懿王、孝王、夷王连续四代的颓势。面对日益嚣张的戎狄蛮夷,他对外征伐无往不利,甚至大败淮夷的进攻。

周王胡兵威之盛,连当时在南蛮不可一世、蠢蠢欲动想要称王的楚国国君熊渠,都吓得赶紧废除王号,对大周服服帖帖。

一时间,四夷臣服,诸侯来朝,兵力强盛,颇有重返周初成康之治的势头。

然而,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威望的背后,是需要花巨款的。不断地军队开支和封赏诸侯,财政支出如流水。连年花费无度,使得周朝中央很快就入不敷出了——

一方面,由于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各诸侯国不仅供奉上来的财帛粮米有限,周王室还需要回赠同等价值的宝物,加重周王室负担。

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土地田地大都分封出去,畿内归属于周王的王田越来越少,而公卿贵族违背井田制规定,荒废公田、耕作私田,因此王田供奉给周王的粮食更是少之又少。

军事上,周王胡一代雄主,擅长打仗,因此,他自信自己也能打赢这场经济仗。

于是,他打算发起一场全国范围的经济改革。

既然是改革,那么当时在周王眼中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周公御说、召公虎为首的世袭旧贵族显然成了被改革对象,于是大周史上破天荒地、周召二公被周王胡疏远。

不用元老,那就重用新贵!几经选拔,周王发掘出来一位年轻有为的经济大才——荣夷公。

荣夷公是荣地的领主,“夷”是他死后的谥号。

荣夷公原本只是个普通官吏,听闻周王胡向天下征求改革之策,他便挺身而出,给周王胡献了“专利”之策。

“专利”之策的提出,让周王胡眼前一亮、大加赞许。此后,荣夷公也借此平步青云,直接被封为九卿之首的太宰一职,统领百官。

所谓的“专利”之策,核心即在于如何让王畿之内的经济权从贵族手里收回到周王手中。

当时的卿大夫阶层越来越庞大、采邑越来越大、奴隶也越来越多,若想让周天子的腰包重新鼓起来,必须尽快杜绝这种“肥了公卿,瘦了周王”的情况。

于是乎,荣夷公把改革重点投向了山林川泽——这些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超出了以往的农耕收入,这才让周王畿的国人不再用心耕种井田,周王胡自然领不到井田的“份子钱”。

然而,由于此前周礼中从未有规定这些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所以周王畿内的大部分山林川泽早就被一些公卿贵族世家们非法占有,用于牟利。

急着用钱的周王胡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强制把所有的山林川泽垄断、并收为国有。

此令一出,卿大夫们颇有怨言,以大司徒芮良夫作为代表,力谏周王胡不要与民争利,然而周王哪里听得进去。

而此时,受到“专利”政策影响而损失惨重的太傅虢公长父也开始蠢蠢欲动,与一些诸侯国甚至是戎狄开始暗通款曲。

不仅如此,荣夷公决定将所有商业行为征税。此前周朝的国策是重农抑商,商业也只是在少数殷商遗民中盛行——殷商人行商,货物贸易的行当也因此被称作“商业”。

商业税一征,原先在王畿内通过商业活动而赚得盆满钵满的那些“士农工商”中的商人们,定然也对“专利”颇有怨言。

忽然之间,王畿之内流言四起,国人们怨声载道。

荣夷公似乎把一切能得罪的阶层都得罪光了,所有人都在咒骂荣夷公,甚至是谩骂到了周王胡头上。

王化之地哪能诽谤漫布?周王闻胡之大怒,决定派人监谤。这时候,有人向周王献计,说卫国的巫师们神通广大,利用他们来监谤,必能消除世人流言蜚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