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摊牌了我签到成了崇祯皇帝 > 第55章 四月底的局势

第55章 四月底的局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马士英没听过这外号,但也知道不好,也晓得陛下是与自己开玩笑的,马士英嬉笑道:“只要能为陛下搜刮钱财,为国家解决财政,臣就是当扒皮又如何。不过臣非是要搜刮那些南逃官员,而是借他们之口,嫁祸几家有钱的商人、官员。”

“行动报告写一份给我。”朱由检随口说道。

马士英不明白什么叫做行动报告,朱由检解释道:“你布下这这么大的局,难道没有一个行动纲领或者计划安排吗?还有计划失败后,有应对的计划,以及各种危急局面的应对方法,你都没有任何策划?”

当然没有啊,就抢劫而已,哪有这么多的麻烦事啊。

看到马士英呆比的样子,朱由检就知道马士英的所有计划都是停在脑子里,这反而是会出大事的。抢银行的劫匪都知道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抢,抢到了怎么逃跑,事先还在踩点,这种抢劫的事情连老崔那样的狂战士都懂用脑子,你马士英不懂?

给马士英解释了什么是行动报告后,马士英立即道:“臣这就去准备,今夜就递给陛下。”

“写好之后小心保护,一定不能外泄了。”朱由检说道。

这事要是外泄了,自己真就可以辞职去南洋开荒了。

……

历史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原本那个应该在景山歪脖子树上吊死的朱由检,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且奇迹般的离开了京城,出现在南京,以南京六部为朝廷基础,重建了大明的官署机构,便向世人告示着,一个南明朝廷在南京诞生了。

这样起到的效果对于大明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为一个没有皇权来源争议的皇帝在南方,就避免了许多幺蛾子事情,随着满清的到来,很多历史上因为朱由检死了的臣子、士人、百姓而投降满清,现在因为朱由检在南方,他们选择了南下,没有选择投降满清。

同样,朱由检活着,那么大明朝廷对北方便有着没有争议的领土权力,这一大块的失地,是在南京的南明朝廷必须要收复的,北伐收复失土这是南明朝廷的政治根据所在,一旦放弃北伐收复失土,那这个政权就失去了合法性。不管是如今的臣子们怎么骂着朱由检,但是南京南明朝廷的政治正确现在就是收复旧土,归于北京。纵然除开朱由检以外,所有人都在磨洋工。

再就是,朱由检活着,满清入侵中原,那朱由检的合法统治地位就能体现出来了。朱由检能以正统大明皇帝的名义,昭告天下,以汉人皇帝的身份,告诉天下所有汉人,这个时候应该一起抵御外敌,消灭异族。

这种号召力,是满清绝对不愿意面对的。

因为,蒙元之祸在前,所有的士人、官员都知道蒙元之祸对中原汉人的毁灭性打击,他们不愿意在面对这样一次中原的大祸事。

就比如现在,进入北京的多尔衮,因为朱由检在南边活蹦乱跳,还能策划抢劫,他就没有得到本应该历史上他要得到的一整套完整的明朝中央朝廷机构。这套机构被李自成得了,李自成跑路了也将这机构留了下来,但是现在多尔衮入京,这些运转机构的人基本上跑光了。

这就让满心欢喜入京的多尔衮,多了一点惆怅。

还有那些行政经验丰富,宦海历练几十年的官员们,也都跑的差不多了,有南下的,有跟着李自成的。在原本历史上,多尔衮可是全盘接收了。

再就是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发现大清没有合适的旗号,进入中原。原本历史上,满清是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进入的北京,那口号是:为报君父仇。

总而言之,多尔衮面对的是一个朱由检弃北京,李自成弃北京后,一个残破,空有巨量房屋建筑的北京,还有那几十万嗷嗷待哺的百姓,以及残破的可怜的行政班底和极少维持城中秩序的官兵,这个北京已经残破的不成样子了,丝毫看不到昔日作为大明帝国首都的一点影子。

皇宫大门敞开着,宫里面的奇珍异宝早就被掠夺走了,整个皇宫除开那庞大的建筑群,已经没有任何值钱的物件了。甚至那庞大藏书库,都被人搬空,这些书籍应该是被北京城中的士人、官员瓜分了。

多尔衮逛了一圈皇宫,出来后看着街道上乞讨的百姓,顿觉索然无味。

仰天长叹一声,该派出去痛打落水狗李自成的军队也已经派出去了,派出去拦截南下京城人的军队也派出去了。

“这样残破的北京城,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啊。李自成这个废物,让崇祯活下来了,如今的局面那南边的局势,很大可能变成南宋了。”洪承畴跟在多尔衮身后,有点无奈。

多尔衮说不在意是假的,如果崇祯皇帝死了,自己这个时候就会势如破竹的接管李自成丢下来的土地,这些土地和百姓将会成为大清的子民。现在嘛,多尔衮用脚指头想都能想出来,大清的军队往南走,将会遭遇难以想象的抵抗。大清的勇士固然能杀掉百姓,但是却杀不掉汉人心里那反清的决心。

不是人人都是洪承畴的。那些原先在北京城的官员,投降李自成那个流贼,也不愿意投降大清,这就是一个明证。

“这些百姓的供养就是一个大问题。咱们没有这么多的粮食,摄政王,还请早做决断。”另外一位大汉奸范文程担忧的说道。

多尔衮笑了笑:“昔日明朝都是靠着南方来的粮食供养北京,如今漕运没了,南方的粮食到不了北方。整个北方又因为这么多年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耕地减少,粮食完全不够吃。辽东的粮食养我大清的军队征战才堪堪够用,实在没有粮食来发放给这些百姓了。你们两人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洪承畴说道:“王爷若是想一直在中原,当务之急是组织百姓进行开荒、耕种,以期来年恢复生产。如今缺粮,是难免的,但也有一个法子能解决燃眉之急。”

多尔衮问道:“噢?有什么办法?”

“可以去向南方明廷讨要,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给我们足够的粮食,我们大清便驱兵攻打李自成。”洪承畴说道。

范文程喜道:“亨九,这个主意不错。”

多尔衮想了下:“你们就这么确定那崇祯皇帝会同意?”

“按照我对崇祯皇帝的了解,他一定会同意的,并且南京的那些官员也会同意的。攻破北京的是李自成,也是李自成灭亡了京城,他们对李自成的恨意远远高于我们大清。甚至有很大可能,他们的使臣已经在路上了,会与我们商谈,联合抗击李自成的事宜。”洪承畴说道。

多尔衮点了点头:“那便信亨九先生的,我派人去与那崇祯皇帝交涉。”

“整顿京城百姓的事情我便交给范先生了。招降官员、军队士兵,维持城中治安,交给亨九先生。”多尔衮说道。

范文程和洪承畴纷纷跪地,谢恩道:“奴才遵命。谢王爷看重。”

“剃发易服之事,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有抵抗,杀点人也无所谓。”多尔衮轻声说道。

范文程道:“奴才知晓了,一定让京城所有百姓都剃发。”

剃发的消息一出,逃离的百姓更多了,而且随着消息的传出京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开始爆发抗清运动,此时清军的小规模部队已经进入了这些地方的州府,随即便遭遇到了抵抗。

……

南京城还是那个吊样子。

官员士子们一面在秦淮河畔的妓馆里流连忘返,在窑子里合起伙骂着皇帝,似乎在比拼着谁能骂的更狠,骂完之后,还要抨击朝政,将朱由检和内阁这一个月下来主持的朝廷事物,贬低的一文不值,全都是狗屁一般。

百姓们在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免除了乱七八糟的赋税,尤其是三饷后,百姓们觉得日子有点盼头了,一年下来总算不用去借贷交赋税了,脑子好的百姓算了下,只要努力一点,今年的收成结算下来,是完全有剩余的,家里终于能有点余钱了。只是希望不要再发生战争了。所有百姓都不想朝廷再打仗了,现在这样挺好的,至于北方人,江南人可管不着哦。

内阁也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并且忙的不可开交,史可法忙着接纳北方来的逃难人员。马士英在忙着替朱由检捞钱布局,一面还要渡江去监督下高杰。冯元飚在为去镇守两淮做准备,时常去寻找崔战,讨教军务上的事情,最终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听陛下的,不要去插手军事,自己不是那块料。王铎和姜曰广两个人则处理一些纷乱政务,两人倒也干的不错。

军队也同样忙碌着,南京城内外的军队,全都在进行着整顿与训练。高杰部整顿是最乱的,不过有着马士英的监督,总算没出什么岔子。黄得功说用十日的时间整顿军队,他只用了八日,就将全军三万人整顿了出来,剩下来的人全都送去江浦,这些裁汰的军队将会用来屯田。

刘泽清得了爵位,担惊受怕,最终得到命令前往凤阳,受马士英节制,便又放下心来。只是刘泽清舍不得离开这富庶的两淮之地,这里的百姓挺有钱的,士兵们都已经抢掠不想走了。淮安巡抚路振飞是敲锣打鼓送走了这尊瘟神,然后便打起劲头,收拾兵灾过后的残破民生。

路振飞看刘泽清已经像是看死人了。这个陛下肯定容不得刘泽清。

朱由检也忙碌着,忙着训练新军,忙着刷忠诚度。

崇祯十七年的四月底,天底下的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有人忙着逃命,有人忙着追杀、守地盘人口,有人忙着积蓄实力,有人忙着驰骋四海到处守保护费,有人忙着在川蜀疯狂杀人,有人忙着在武昌布置兵力,意图谋反,有人不告而别,召集旧部,准备与谋反之人对抗到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