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摊牌了我签到成了崇祯皇帝 > 第54章 山海关之战

第54章 山海关之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相比于李自成希冀通过君、亲之义重新招降吴三桂,吴三桂却已经铁了心要投靠满清了。

而在李自成灭亡明朝的过程中,满清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工作。如同鬣狗一样的满清,是不会放过这个可以瓜分中原的机会的。

同李自成的麻痹大意相反,满清的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占领辽东,随着大明朝的急剧衰微,他们趁火打劫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最开始是想同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对瓜分大明,只是被李自成完全无视了。崇祯十六年也就是1643年皇太极病死后,幼子福临继位,此子即为顺治皇帝。因为年幼的缘故,不能治理朝政,朝廷大权便全部落入了摄政王多尔衮手中。

早在今年正月,多尔衮还亲自写信给李自成,说要与李自成一起瓜分大明朝。正月的时候李自成还是窝在陕西,并没发兵北上,攻破陕西,直至北京城。

等到多尔衮信件到达陕西的时候,大顺的榆林守将王良智收到来信时,李自成已亲统大军向北京推进。王良智虽将满清来信事报告了李自成,但李自成对满清急切于分享胜利果实的企图再一次无视了。

多尔衮不是你李自成不想跟我瓜分中原,我多尔衮就坐在辽东坐山观虎斗的主,他看准了大明的腐朽不堪,抓住了这个机会立即选择了出兵。

今年三月,朵儿决定大举伐明。出师之前,大汉奸范文程上书多尔衮,指出大明灭亡的大势已定。这个狗汉奸都已看出了局势,那么大明的官员又何尝没有看出来局势?正因为看清了局势,才有无数的人选择了投降。

四月初,传来了李自成攻克北京,大明覆亡的消息。多尔衮决定趁大顺军立脚未稳,迅速出兵。满清军队的此时已经是东亚最强的一支军队了,这支军队不单单是在战斗力上表现强悍,其组织能力也非常的强悍,随着的多尔衮的一声令下,数日之内,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

满清这次出兵同崇祯年间三次入口大不一样,战略目的已由掠夺财物子女变为进取中原。因此,多尔衮接受范文程、洪承畴的建议,严格约束军纪,规定“有抗拒者必加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军民秋毫无犯”。进军路线则采纳了洪承畴的意见,准备由蓟州、密云破边墙而入,避免顿兵山海关坚城之下。

这个时候的满清军队还是避免走山海关,他们也不想在山海关去硬嗑,选择了绕路。

或许是天命真的站在了满清的这一边。天命也丝毫的没有眷顾汉人。就在多尔衮发大兵入侵中原的时候,吴三桂愿意投降满清的消息传来。多尔衮率领大军立即转道,向着山海关而去。

正在行军路上的李自成,丝毫没有意识到,随着满清的加入,一场改变后世近三百年,其影响更是超越五百年的战争即将到来。

在李自成看来,这一次,只不过是简单的平叛战争。

整个天下,只有在南京苟延残喘的朱由检,他的目光好像能穿透千万里,看到了山海关之战的影响。

四月二十日,多尔衮接投降信件后,知道形势紧迫,为了防止大顺军占领山海关,下令兼程前进。次日,清军以一天二百里的速度急行军于当晚到达距关城十里的地方驻营。这时,大顺军与吴三桂、高第部关、辽兵正在激战之中。

此时山海关汇聚了李自成大顺军十万人,吴三桂关、辽兵马五万人,多尔衮所统满、蒙、汉军队大约为七八万人。战斗力最强的自然是多尔衮率领的这支清兵。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辰时山海关战役开始。

李自成为了全歼关辽兵,防止吴三桂部被击败后引残部出关降清,作出用兵部署:把主力放在石河西,另外派遣部分军队包抄至关内外,进攻山海关的东罗城、西罗城、北翼城。双方激战一昼夜,到二十二日上午吴三桂军已有不支之势,据守北翼城的一支守军向大顺军投降。

吴三桂自知不是李自成的对手,这个时候立即向多尔衮发出了救援。

多尔衮坐山观虎斗的效果已经达成了。既摸清楚了李自成军队的真实实力,又消耗了大量的吴三桂军队,于是立即就出兵了。

清兵进关后,见大顺军从北山至海边排列成一字长蛇阵,多尔衮即令清军沿近海处鳞次布列,吴三桂军排列于清军的右边,采取重点突破战术。这时正值大风扬尘,能见度很低,清军得以从容布阵。少顷,风止,多尔衮一声令下,清军呼啸出击,万马奔腾,飞矢如蝗。大顺军虽拼死抵抗,但强弱易形,兵员同吴三桂军已鏖战一昼夜,面对以逸待劳的清军很快就被击败,阵容大乱,大将刘宗敏也负了伤。李自成立马小摆阜上见败局已定,下令急速撤退。

兵败如山倒,十万大顺军队被清兵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杀了个七零八落,无数经过十余年起义战争,成就百战老兵的大顺军精锐被屠杀,其中多是李自成的老营士兵。

随着精锐的丢失,李自成已经断然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了。

李自成率部仓皇而逃,此番大败,他败的极为不甘心!

“鞑虏,鞑虏,鞑虏!该死!”逃窜至永平府范家店,李自成身后仅仅只有两三千旧部跟随。十万大军出京,一路何等风光,此时却只剩下了两三千的残兵败将。明明都已经胜券在握了,山海关即将攻下,却突然出现了鞑虏军队,何其可恶!

“吴三桂勾结鞑虏,此番我军败阵,鞑虏早已想染指中原。今后中原天下,就要沦落为异族之手了。”宋献策摇头叹息,他想起了蒙元之祸。

李岩受了伤,更是不语,山海关之战的失败,鞑虏已经没有了阻碍,他们可以长驱直入中原了,刚刚得手的北京城即将落入满清之手。

“清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身后的清军恐怕有十万之众了,加上吴三桂的五万大军,十五万的军队在追杀我们,陛下当速速撤退。京城也不可守了,我们应当撤入陕西,依靠陕西防备鞑虏军队。”牛金星急不可耐的提议道。

李自成怒火弥漫,怨恨满清突然加入战争,更加怨恨吴三桂的投靠满清,让他数十年积攒下来的基业一朝清空,让他攻破北京,覆灭大明,成为天下共主的美梦彻底破碎。

“将吴襄押过来!”李自成要将这股怒火发泄在吴三桂的家人身上。

吴襄被押解过来,看到李自成等一干君臣狼狈的模样,吴襄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哈,李自成,当年你几骑遁入九嶷山,后来又让你死灰复燃,这次你绝对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李自成瞧着吴襄,目光中仿若能喷射出火焰,李自成咬牙道:“吴襄,你该死。”

“我是该死,但你李自成的死期也要到了!哈哈哈。”吴襄嚣张的大笑着。

李自成一刀刺入了吴襄的心窝,刺入心脏的刀子在李自成手中轻轻一转,破碎了吴襄的心脏。

将吴襄的尸体摔在地上,李自成犹自没有熄灭怒火下令说道:“全军从吴襄的尸体上踏过去!”

可怜吴襄尸首被数千骑兵踩踏而过,从一具完整的尸体变成了破碎的尸体,而后又变成了一滩烂肉,最终地上只有着一块块碎乱的肉块和骨渣,散乱数十米,不少烂肉更是被马蹄带走。

李自成逃窜进入北京城后,又将吴三桂在北京城中的家人尽数杀害。李自成对吴三桂的勾引清兵、叛变欺诈极为痛恨。

而吴三桂却在山海关战役刚刚结束就率领关辽军民剃发降清,由多尔衮承制封为平西王。

李自成于四月二十七日退入北京城,李自成这个时候又犹豫了,打算以京城据守,采取了积极的备战,只是大顺上下在山海关这一战被满清军队打出了心里阴影,不愿意再战,主张牛金星所言退入陕西的臣子们渐渐多了起来。

此时也知道人心不能用的李自成,决定采纳牛金星的意见,弃守京城,退入陕西。

清军在山海关地区作了短暂的休整,即向北京进发。四月三十日晚上,多尔衮在蓟县获悉大顺军已经撤离北京,命令多铎、阿济格和吴三桂等带领精兵火速追击,目的是进一步重创大顺军,尽量截留被大顺军运走的金银财物。他自己率领部分兵力于五月初二日由朝阳门进入北京。

北京城在李自成兵败的时候,山海关战争的胜负消息并立即传开来了,随着李自成大军的撤退,无数的百姓、官绅、士人,已经意识到了北京将迎来他的新主人,这个新主人并不是他们所想见到的,也不是大明子民的同族。

民族隔阂还是存在的,并且是广泛存在的!

民族主义的基础也是有的!

在百姓看来,那是胡人,是异族,传闻中的清人虎头蛇腰,喜欢吃人。而在士人眼里,华夷之辩一直都存在着,稍微有点节操的,则往南走。在官绅眼里,鞑虏数次入关都是劫掠,那是劫掠成性的,他们也立即离开了京城,或跟随李自成往西走,或者南下。

崇祯皇帝已经逃到了南京的消息也在十几天前传到了京城,众说纷纭,消息准确性并不敢确认,李自成对外宣称一直都说是抓到了崇祯皇帝进行关押着,而李自成出征山海关,带走了不少明朝王爷,却没有带崇祯皇帝,甚至想带走朱慈烺,但也传闻朱慈烺跑了。

于是在李自成弃守北京之时,那崇祯皇帝在南京的传闻便被不少人确认是真实消息了。

一时之间,无数人南下而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