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摊牌了我签到成了崇祯皇帝 > 第22章 登岸

第22章 登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山东等地去南方的商贸却还没有停下来,铁门关外还有七八艘海船停泊着,大概是在等待装载货物。

两艘大海船的靠岸除开引起脚夫等搬运工人的注意力外,便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力。

码头上搬运货物的工人们,以为来活了,等待船只靠岸便纷纷凑了过来。

一般官船都会打上旗号。

靠岸后,原毓宗整理下自己的仪容,咳嗽了一声,对身后的姜束说道:“待会你跟在我后面,看我脸色行事。”

“我跟在你后面,怎么能看到你脸?”姜束问道。

原毓宗被噎的说不出话:“那就见机行事。”

“这位掌柜,可需要脚夫帮忙搬运货物,我们力气大着,也绝不会偷懒,一艘满船货物我们半天就卸完了,只需要三十两的工钱。”很多人脚夫凑了过来,赤裸着上半身的虬髯壮汉,过来询问道。

其他的脚夫们都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原毓宗一行人。

原毓宗不满这些人凑过来,嚷道:“瞎了眼了,本官哪里像是个生意人?都滚开滚开,你们这管理的码头的官署在哪里?”

“原来是官老爷。回官老爷的话,那里便是管码头的官员的办公署。”虬髯壮汉指着码头旁边一处院子说道。

铁门关属于利津县,县衙没有设置特别管理码头的杂职,因为铁门关靠海的缘故,铁门关的码头管理被划分到了河泊所。河泊所主要职责还是收取渔税。洪武年间,朱元璋令于全国各地水域包括沿海地区普遍设置河泊所,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严密的渔政制度。

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很多河泊迅速淤浅、淤废而鱼利无多、鱼课难征,其河泊所亦不得不裁革。但沿海各地的河泊所,却多有保留。

利津县的河泊所,几乎管理着整个济南府北部沿海地区的渔税。权柄很大。又有铁门关收取关税,为利津县创造了很大的财政收入。

河泊所主官周德润睡到晌午起来,优哉游哉的洗漱完了,来到办公署开始一天的上班。

泡了一杯南方商人赠送的好茶,刚刚坐定准备晒一会太阳,门口就出现了一队人,为首一人将太阳挡住,阴影恰好投周德润身上。

周德润面露不快,这大清早的哪来的不长眼的东西?

“你们是谁啊?来干什么?”

“本官原毓宗,天津兵备道使,你是此处官员?什么官职啊,几品啊?”原毓宗走进来,居高临下的看着周德润,出声询问道。

周德润一看原毓宗这模样,身后还跟着几名兵丁,就晓得此人做不得假了。上官往往都是这幅吊样子。

“拜见原大人,下吏只是这河泊所小小主官,无品级,乃是下等小吏。”周润德恭敬的回答道。

原毓宗一屁股坐在周德润之前的位置上,看到泡着的热茶,原毓宗端起杯子喝了一口。他娘的,这坐码头收关税的活是真的好,这受贿来的茶叶都是高级货,远比自己这个四品官员都喝的好了。

“码头上停了两艘船,船只上有天津巡抚。准备好足够两百人在海面上行驶一个月的物资,搬运到那艘船只上。”原毓宗放下茶杯对周德润说道。

周德润闻言,这笔物资可不是小数目啊。

“大人,这似乎有点不合规矩。下吏并没收到上级的安排。”周德润面有难色的说道。

朝廷过往船只,需要靠岸补给的,往往需要公文下达,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直接来说要补给的。谁知道你真是朝廷官员还是冒充的?

原毓宗神色不善的道:“周大人,我看你是在这河泊所坐班,每日坐的太舒适了。要不要本官帮你挪一下位置?”

周德润忙说不敢。

原毓宗不说话了,姜束明白原毓宗的意思,抽出刀子,厉声说道:“我来帮周大人脑袋挪一下窝吧。”

周德润面色一变,看向原毓宗:“原大人,铁门关没有这么多的物资。而且没有公文,实在不能证明大人的身份。大人以及巡抚,身为天津守卫,一般情况怎么可能离开天津?下吏实在是对大人的身份有所怀疑,还请大人等待,我派人前往利津县询问后才可确认大人身份。”

门外出现了一群人,为首一虬髯壮汉挡在了门口,将坐在椅子上的原毓宗笼罩在自己的阴影当中。

“周大人,这些人是谁?刚刚见他们下了船交头接耳,走起来路来都一副心怀不轨的样子,莫非是歹人?”壮汉声若洪钟,正是刚凑到原毓宗面前询问需要需要搬运货物的虬髯壮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