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摊牌了我签到成了崇祯皇帝 > 第21章 龙王

第21章 龙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是京城有闯贼重兵在此,又如何逃脱。”朱慈烺焦虑的道。

“殿下,请跟我来。”王承恩低声说道。

来到偏室,王承恩带着朱慈烺来到自己的睡觉的床边,一把将床铺掀开,再将木板摘下,床底下露出来一个足以容纳一人下去的洞口。

朱慈烺目瞪口呆的问道:“王公公,这是你挖出来的吗?”

王承恩摇头道:“殿下,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存在的。或许是过去某位被关押在此的人挖掘出来的密道,也或许是当初修建宫殿的匠人捣鼓出来的。”

“王公公,我父皇逃出去也是靠你知晓的密道。咱们这皇宫里也还有多少密道?”朱慈烺忍不住问道。

王承恩从小在宫中长大,从小太监一路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宫里面的风吹草动,王承恩是都知道,密道口可能在何处,他也能猜的个七七八八。

“宫室之间通着的密道有不少,但是真正出宫的密道却只有一条。殿下就宽心吧。”王承恩说道。

密道多着的地方,基本分布在一些宫女和太监的住所。寂寞的宫人们,在寂寞的夜晚,在寂寞的时刻走过那互相连接着的密道或者干脆与那密道当中,用手指互相安抚着对方。这些都是宫廷里的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秘史了。

尤其是随着朝廷力衰,对后宫管制也松懈了下来。王承恩知晓的宫人的龌蹉事就不少,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去追究。

“陛下还想知道这些密道所在吗?”王承恩问了一句了。

朱慈烺说道:“不是,我只是觉得公公对宫中密道颇有研究。”

……

朱由检趴在船头,遥望着远方的陆地,淡水已经没有了,消耗的比想象中的快,这才从天津卫出海仅仅一天时间。

经历了救火的士卒们,需要大量的淡水补充身体的水分,不可能不让他们喝水的吧?

冯元飚的想法是再走远一点靠岸,现在距离天津卫太近,也不知道闯军有没有跟过来,说不定就在岸边等待着。

水不够喝,很多士卒都还渴着,只能忍一忍了。

“咱们现在在什么位置?有没有熟知地形的船工知晓,我怕今夜飘一夜,明日就到了于七的地盘了。”崔战担忧的说道。

询问船工,船工答道:“咱们从天津卫沿着近海走,一路南下经过了五个河流入海口,刚刚过的便是大清河的入海口,再往前走便是青州府地界了。”船工回答道。

“那靠岸是否有村镇集市?”崔战再询问道。

船工答道:“现在靠岸,到的就是铁门关了,那里可以换取物资。”

冯元飚闻言,脑子里关于铁门关的资料似乎一下子便涌上来了:“大清河出海口于此,来往船只贸易频繁,因为渤海盛产食盐,铁门关盐船来往更多,商贸繁荣。自今日,铁门关已经是繁荣的水旱码头、盐运要地和重要关津。船家,我听闻这铁门关尚且还保存着金代时期的龙王庙,可否是真的?”

船家点头道:“这位大人你所听闻的没错,那龙王庙非常的灵验,凡是进出大清河的船只,都要去那龙王庙祭拜,有不信邪之辈不去龙王庙拜码头,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船毁人亡的下场。”

朱由检倒是来了兴趣:“这么神奇?真的假的?”

船工笑着道:“怎么不是真的,我就亲眼见过一艘外地来的船只,不听当地人劝告去龙王庙祭拜,结果进了大清河第二日,船只就沉入了水底,可惜了那满船货物噢。”

朱由检笑了笑不说话,倒是冯元飚似乎是顾虑什么:“那咱们还是不要去这铁门关了,继续往南走,应该还有其他地方可以补给的。”

“有是有,再往南下十里,有个叫做永阜的渔村,规模不小。过了永阜,咱们进入青州府境内,沿岸可都没有说得上名字的村子了,都是几家几户或者说十来户的渔村了,换不到什么物资。诸位大人可就要考虑清楚了。”船工说道。

冯元飚道:“那就去永阜。”

崔战却道:“大人,那铁门关为何去不得?难道还怕那龙王不成?”

“咱们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永阜恐怕也承担不起。再往南下,我们补给就非常困难了。铁门关此处码头,来往船只众多,正是我们补给的好地方。”崔战说道。

朱由检倒是明白冯元飚的疑虑在哪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