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我在董卓身边做心腹 > 第109章 运河计划的冲击

第109章 运河计划的冲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白寒的目光放到了人才培养上,黄埔军校已经是天下第一学院了,比荆州最大的鹿门书院的名头还要显赫,再加上已经培养出的人才和唯才是举的录取制度,每一期天下士子都会闻风而来。

黄埔军校的第二期毕业生已经毕业了,是贾诩给他们见证的,第三期学院已经招收完毕,比较出名的只有蒋琬、李严二人,剩下的八人都是一郡之才。

第三期学员只有两个历史人物这让白寒意识到,如今天下已经正式进入群雄逐鹿的阶段,各州郡的太守都开始进行人才的发掘,虎牢关外的混战要开始了…

关外的事情白寒管不着,无论是袁术还是袁绍,只要敢惹他,白寒都能灭了他。

坐在尚书台,看着荀彧递呈上来的报表,白寒做了点调整,取消一些冗杂的费用,商税改为三成,农税二成,如果家中有一人参军,二者减半,两人参军全免。

同时对军队的制度做了一些改革,汉朝军事体制保持了秦朝高度集中和统一的特点,但主要还是全民皆兵的思想,男子在17岁以后就有资格参军了,20岁-23岁就会在军队中度过,两年后方可返乡。

但这些人依旧有责任,如果国家遇到危难了,那么这些人只要是没到60岁的就都要拿起武器上战场,不管是否自愿。

而在这汉末乱世,汉朝的征兵制度早就名存实亡了,各地的兵员制度也都不一样,但主流还是职业军人,主公不解散军队就要一直服役到死为止,除非当逃兵。

白寒正式确定义务兵的制度,自愿参军可享受诸多福利,并且退伍以后还有1000钱的退伍费,如果战死了就会按照参军年龄将退伍费和抚恤金一起送到士兵家人手中。

而阵亡士兵的孩子由朝廷负责养育到16岁,方才中止。

如今白寒麾下有百姓2600万人,虽然其中一半都是孩子,但这种庞大的百姓力量是任何诸侯都无法阻挡的,甲士80万,都是自愿参军义务兵的,如果白寒按照蜀国北伐前期的抽丁制度,那西北军的兵力做多可增长到400万!

当然白寒不可能那么干,蜀国缺人,只能四六征税,三丁抽一,而他不缺人口。

随着白寒的改革,一道道如流水般从尚书台向外传达,一时间西北大地热闹非凡,四处都能看百姓忙碌的身影,而最让白寒看重的运河计划自然是第一个动工的。

司州,河内郡。

李陨带着几名甲士走在街道上,心里对即将到来的聚会赶到一些的担忧,运河凉州阶段已经勘察完毕开始动工了,接下来就是司州北部连接到寒州,寒州连接并州。

白寒等人在地图上选择的绝对是最快最省钱的路线,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本地人的看法!

运河不可避免的要从百姓农田中过,普通百姓给一片新的农田就好了,而当地的豪强可不是那么好打发,运河的开凿路线完全触及到了士族的利益,河内郡矛盾不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