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幽默版三国 > 第三百四十章 江东烽烟再起

第三百四十章 江东烽烟再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从刘备把诸葛亮请回了新野县,吃饭和他同桌吃,睡觉和他同床睡,天天讨论天下大事,也不管别人的闲言闲语,对待诸葛亮果然像对待老师一样尊敬。

诸葛亮对刘备说:“曹操在冀州搞了个玄武池,天天在上面操练水军,肯定早晚要打江东。我们可以派个细作,去江东打探一下那边的反应。”刘备马上安排人去了。

江东这边自从孙策去世以后,孙权短时间内就稳定住了局势,在孙策原有的管理班子基础上,招贤纳士,形成以他为中心的集权管理中心。

孙权还在吴会开了个宾馆,让顾雍和张纮作为馆主,广纳天下人才。几年后,经过不断的直接引流和有效裂变,又招纳了一大批人才。

其中有时有会稽的阚泽,字德润;彭城的严畯,字曼才;沛县的薛综,字敬文;汝阳的程秉,字德枢;吴郡的朱桓,字休穆;陆绩,字公纪;吴人张温,字惠恕;乌伤的骆统,字公绪;乌程的吾粲,字孔休。

这些文臣谋士都被这样吸引到了江东,孙权都给他们高官厚禄养着。

而武将那边也收获颇丰:汝南的吕蒙,字子明;吴郡的陆逊,宇伯言;琅琊的徐盛,字文向;东郡的潘璋,字文珪;庐江的丁奉,字承渊。

这些武将和都被孙权拜将,共同统领三军,共同操练江东人马!

自此以后,江东文臣武将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共同辅佐孙权。整个江东焕然一新,实力飙升!

之前在建安七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把袁绍赶尽杀绝,然后以天子的名义派了使者到江东,让孙权把儿子送到许昌去陪天子读书。

孙权接到这种诏书非常苦恼,不奉诏就是抗旨,奉诏送去了肯定再回来就难了!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就找了周瑜和张昭一起商量怎么办。

张昭说:“曹操让主公把儿子送过去,肯定是想以此为要挟,控制我们江东。如果不送过去,又怕他来打我们,确实是麻烦事。”

周瑜说:“主公继承了父亲和大哥的家业并且青出于蓝,现在我们兵多粮广,将士用命,凭什么受他的要挟把人送过去当人质?如果送过去了,就不得不和曹操同盟,如果他有什么命令,我们就不得不遵从,这样就受制于人了!还是别送了,我们就随便找个借口打发了,然后静观其变,他爱咋咋地吧!”

吴夫人说:“公瑾说的对,就这么办吧!”于是孙权就按照这个建议办了,把使者打发走了,不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