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391章 第七十三章

第391章 第七十三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一片帐篷都很静。

        除了司马家老爷子的帐篷外,  最里面的几间帐篷都是女眷所有。司马家的规矩十分严格,莫说女子,连幼童也不会随意跑出帐篷,  大说大笑。

        外围是仆妇们的帐篷,而后是健仆、部曲、苍头田客们的帐篷,井井有条,纹丝不乱。

        因此除了偶尔有几声婴孩啼哭外,只有这间正在议事的帐篷最热闹。

        在一群父兄和幼弟们的目光下,司马懿挨了这一杖也不敢喊冤,  只能连连叩首。

        “大父若欲管教孙儿,  乞兄代行此仗!大父已至耄耋,  千万珍重身体才是!”

        老头儿指了指这个头上渐渐起了个肿包的孙子,  “他倒能言善辩!”

        “孙儿不敢!”司马懿委屈道,“孙儿只是担心大父!今日大父遇险,为人子,为人孙者,  岂不痛心!如何还能眼见大父跟随军队一路颠沛流离,  经受战乱之苦!”

        他说得振振有词,  那些司马们互相交头接耳一番后,就有人期期艾艾地开口了。

        “大父,  今日确实险啊!”

        “儿孙们也就罢了,只有大父一人,万不能再如今日这般涉险!”

        “今日胡虏射向大父那一箭,  如射在孙儿心上啊!”司马懿以袖拭泪,哭了起来,“孙儿死不足惜,但大父哇……”

        一帐篷的男人,  先是小司马们开始哭,而后中司马也开始跟着用袖子擦眼角,最后大家都小心翼翼看向了老司马。

        老头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小司马们互相看了一眼,又有人试探性地开口了:

        “大父可是看重陆廉,有心结交?若如此,留一一儿郎在她麾下效力,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司马懿的嘴撇了一下。

        这话说的,不就是陆廉多看了他一眼吗?又忙着给他整理衣冠,又要帮他擦一擦脸,甚至行路时还要涂一遍粉!拿谁当傻子呢!好像他们还能选第一个人出来似的!

        老人没吭声,一个个地看了过去。

        他的确已至耄耋之龄,那双眼睛看起来浑浊得很,随时都能昏昏睡去,但此时冷冷地扫了一圈自家子弟,又令他们都低了头。

        “你们哪,也知此为乱世!”他叹道,“士人与庶民何异?”

        儿郎们互相看看,脸上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情。

        士人和庶民的区别?区别不是大了去了吗?他们的命特别高贵,庶民的命特别低贱,自古以来,不就是这样的吗?

        那一张张迷惑的脸映入老人眼中,他最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士兵那边的欢声渐渐低落下去,军营归于寂静,只有火把,焦斗,以及隔着山坡的黄河滔滔之声,永不停歇。

        渐渐月华西落,营中又有走动声了。

        先是士卒那一边,而后是司马家这一边,有人抱着木柴走过,有人将静置了一夜的水从水桶中倒进锅里,待锅中的水咕嘟咕嘟地冒泡时,有人打开了粮袋,一瓢又一瓢地从中舀出粟米,倒进了水中。

        当然也有人打着哈欠,在这个东方欲晓的清晨走向营地角落,按照陆将军的要求,不管是士卒这边的营地,还是流民那边的营地,必须都得在统一的地方解手,这是规矩。

        一片烟火气中,拄着鸠杖的老人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走进了中军营。

        陆悬鱼在整军准备出发,而司马家则是来同她道别的。

        当然,道别也有道别的艺术。

        比如按照司马懿的路数,那就是干脆利落地道别,赶紧上路,风紧扯呼。

        而司马儁则是另一个路数。

        这位老人先是很客气地跟她寒暄了一下——说的都是大白话,一点也不拽文。

        然后表明来意,将军欲救西东郡的庶民于水火,他想要帮一点忙。

        陆悬鱼有点迷惑。

        “我这里兵马齐整,司马公要如何助我?”

        老人摸摸全白的胡须,“我见营中似有不少箱笼,与寻常军中辎重大不相同。”

        她恍然,“鲜卑人虽擅弓马,但贪图蝇头小利,我带了这些箱笼备以诱敌。”

        老人点了点头,转过头去,低声吩咐了几句,没过多时,几辆辎车就被拉了过来。

        “今见将军高义,我司马家虽不过寒门草舍,却也想略尽一点绵薄之力,”老人笑道,“这里不过是些妇人的衣物与布帛,将军权且收下。”

        ……“衣物”和“衣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比如说村落泥屋里的妇人,只有一件破烂的粗布衣服裹在身上,还不能遮蔽住全身,露出一只泥脚,半条胳膊,都是常事;

        工匠家的妇人就多半要再穿一件,当然还是粗布的,补丁叠着补丁,但尽可能会将身体都遮住;

        商贾家的妇人更体面些,虽然衣服上还是会打补丁,但有些可以穿上染色的衣服了,这很了不得,有些甚至可以穿上丝衣;

        士人家的妇人根据家境从低到高,穿的衣服也各自不同,司马家这些妇人的衣服不仅都是染色的,而且十分精细,她用手摸摸,有些甚至是压箱底的丝衣,不曾上过身,女红精细整洁,让人一见便心生喜爱。

        ……但送这些妇人衣服做什么呢?

        她疑惑地问出这个问题时,老人笑眯眯地又摸了一把胡子。

        “将军置那些箱笼,又有何用?”

        太阳终于从东面的黄河上升起,洒下一片金红光辉。

        司马家今天准备继续东进,她则同高顺继续向西行军,寻找那些被掳走的百姓。

        在上半年的大旱之后,虽然生生旱死了一季的庄稼,但却不曾旱死大片大片的土地。

        土地是不会旱死的,只要下过一场雨,再下一场雨,田中的野草便会顺风长起来,长得又快又好,郁郁葱葱。

        这个时代没有农药,农人们常常需要一整天弯腰在田中除草,到了该回家吃饭时,累得连腰也直不起来,因此路过夏日的田野时,常能听到那些田舍翁叽里咕噜的骂人声。

        只要不曾见到贵人,他们脾气总是很暴躁的,也许骂一骂田地,也许骂一骂庄稼,也许骂一骂有矛盾的邻人,说不定回家还要照着娃子屁股上来一巴掌。

        但他们都消失了。

        她骑着马,身后跟着训练有素的士兵,走在西行的土路上,两边都是田野,都绿油油的,满目青翠,其中却见不到几根麦苗麦穗。

        那绿油油的一片,都是荒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