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签到十天,被李二偷听心声 > 第119章 肚子里哪有什么墨水!

第119章 肚子里哪有什么墨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毕竟李宽一夜鱼龙舞,斗酒诗百篇,而且每一篇都是足以流芳百世的诗作。

这先入为主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

“楚王爷,你就莫要推辞了,就当是老夫以长安书局总领事的身份任命你,担起此次诗书注释的重任。”

“这····”李宽一时间竟找不到什么话来进行反驳,略作思索下,点了点头,道:“既然杜大人如此看重在下,那我再推辞就显得太过做作。”

至于怎么注释,李宽只好寄希望于系统商城里的教课辅导书了。

只是不知为何,李宽总觉得杜大人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了。

似乎是在急迫的将所有事务处理完毕一样。

待这档子事敲定之后,目前长安书局的一大难题也就解决了。

杜如晦长松了口气,一脸轻松的坐回主座,而李宽则是坐在最靠近杜如晦的位置。

杜如晦看向一旁官吏,问道:“活字印刷机的话,工部交付了多少?”

官员闻言,赶忙打开手头的纸张,说道:“目前工部交付了五十台。”

“还有四十台活字印刷机暂时制作中。”

杜如晦点了点头,说道:“好,待楚王爷做罢注释,就可以投入刊印……”

还没等杜如晦脸上舒心的笑意露出来,便突然开始剧烈咳嗽了起来。

慌忙间掏出脸巾,掩着嘴。

见到这一幕的李宽微微皱了皱眉,如今是贞观三年二月,在历史上杜如晦是在什么时候病重而亡的,李宽记不太清了。

但他隐约中有一些印象,似乎是在这时间附近了。

将这一点记在心上,李宽不露声色,佯装疑惑道:“杜大人,您身体还好吧?”

杜如晦收起脸巾,朗声笑道:“老毛病了,一到这开春的时候,就是会咳嗽,不是多大的事。”

李宽关切道:“若是如此,杜大人还是歇息一段时间比较好。”

底下官员也是一众应和。

“不必不必。”杜如晦摆了摆手,说道:“眼下书局刚立,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这可是关乎我大唐寒门子弟的大事,我哪里安得下心。”

看着早已霜鬓的老人,李宽有了一丝动容,历史上杜如晦为大唐操劳半生,与其说杜如晦是病倒的。

不如说是被累到的才更贴切。

“杜大人,在下必不辱命,一定会将这注释做到最好。”李宽抱了抱拳,说道。

——

深夜里。

李宽回到楚王府,从系统里取出《大唐编年史》,翻阅到贞观三年大事记。

却没有找到关于杜如晦病逝的消息,直到看到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病重,请求辞官,最终却还是抵不过病魔,享年四十六。

放下《长安编年史》,李宽深呼吸了口气,食指拇指捏了捏眉心。

历史上并未详细记载杜如晦患的是什么病,只是以不治之症概括,所以一时间,李宽也无从下手。

杜如晦是个好官,而且对于李宽来说,杜如晦是李宽穿越到大唐之后,第一个对他好的人。

所以李宽并不想让杜如晦英年早逝,只是苦于不知病因,所以无从下手。

正在他苦恼时,书房门被敲响,李宽慌忙收拾《大唐编年史》,说道:“进来吧。”

门被推开,原是房瑶漪端了碗粥走了进来,“夫君,我看你自翰林院回来,便一直愁眉不展,就连晚饭都没吃多少。”

看着房瑶漪略带愁容,李宽这才意识到,自己已不是一个人,自己的愁绪也会影响到自己身边的她,当即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杜大人要我给诗书注释,我从未接触过,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