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都市绝世战神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战道场,孙敏逃亡

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战道场,孙敏逃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台下。

听到李浩说这个,反应比较大的是公司内部的艺人们。

艺人群体里,又以刚成为女团成员的这群女孩子,最为活跃。

“老板想进军电视剧了吗?多条路感觉挺不错!”

“他说优先公司内部艺人……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具体实行,我突然有点期待了,就算去镜头里面打打酱油也好啊。”

“虽然没感觉到老板有制作爆款网剧的天赋。但至少他有制作流行歌曲的天赋……歌火了,剧再烂也能收获一波人气。”

“……”

至于粉丝们。

大多表示支持,少数不太看好,少数担心李浩开始搞影视后,发歌频率降低……

把第一个衍生行业说了之后,李浩开始说第二个。

“我个人除了喜欢音乐,文化这些之外,也有着一个大多数男生都有的爱好——打游戏。

我玩过的游戏也不算少,卡牌,战略,回合,射击,推塔,,经营,逃杀,角色扮演等都尝试过。

算不怎么挑食,各种类型好玩的都感兴趣。

玩游戏游戏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吐槽‘什么辣鸡游戏,还不如我自己来做呢’。”

说到这里,李浩也模仿了当时的吐槽语气,引来了一阵笑声。

而前排的合作伙伴们,则是眼眉微动,似乎在推测着些什么。

“不过吐槽这些的时候,我自己不管是专业,人脉关系,还是资金……各方面都不适合去做游戏,也就只能在嘴上吐槽而已。

如今,我感觉稍微有一些条件了,那种想自己上的冲动,也越来越活跃了。

所以,公司将来,可能也会有这方面的规划。

公司既然以国风音乐为根基,游戏方面,自然也会尽量考虑这方面的。

我自己比较偏爱的,是那种大制作的单机或网游。

这些游戏里,有些给我的感触很深。

做到好的,真的能感觉得到: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体会那个世界的风土人情,爱恨情仇。

而且,国风元素和游戏的融合度也很高,游戏的宣传力也很大。

我依稀记得一个挺有趣的事情。

国内某玩家玩了育碧公司的刺客信条后,和女朋友到了游戏背景的地域去旅游,对从没来过的地方历史,文化,习俗如数家珍,把女朋友惊到了……

如果是以国内历史文化习俗当背景,制作一款类似的游戏,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效果,让没来过的外国人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历史呢?

明显是可以的。

不过公司现在的规模,不太适合搞这种大制作,投入太多了。

所以,等确定要制作游戏的时候,我可能会从一些投资少,人员要求也不多的独立游戏开始……”

说到这里,李浩脑海里闪过了两款曾经很火的独立游戏。

太吾绘卷,鬼谷八荒。

都是成本不算高,但回报超级高的独立游戏。

投入几百万,收入几千万上亿的那种……很多大公司看到这回报,都开始下场做独立游戏了。

不过这类游戏,想出一款现象级的很难。

如果真有合适的契机,方便进行游戏制作,这两款可以考虑搬运一下……

对游戏方面的规划。

商业伙伴,特邀嘉宾,公司内部人员,大多都没什么感觉。

粉丝群体里,女粉也没太多感觉。

但,男粉还是蛮活跃的。

“超级期待李浩进入游戏行业,现在市场上国内的游戏实在太辣鸡了,没几款能玩的。”

“可不是,不是氪金变强,就是氪金暖暖。”

“啥时候才能有那种和国际接轨的3A大作啊。

有心的没实力,有实力的没心,看来看去,最有希望的,说不定是现在游戏工作室都没有的华耀……”

讲完了影视游戏之后,李浩也说了几个可能会考虑的,但暂时感觉离得比较远的行业。

之后,他看向了卡片上的下一个关键词。

特邀嘉宾对答。

李浩立即让主持人依次念出特邀嘉宾们的名字,让他们一起登场。

商业伙伴不好同时登场,特邀嘉宾就没这方面的顾忌了。

上台人多了,也更热闹一些,话题也比较多,不容易出现尬聊的情况。

除了赵嫣然的爷爷,特邀嘉宾里面也还有几个老爷子。

群聊的时间也比较长,作为东道主当然要准备周到点,让几个老爷子一直站着自然不好……李浩让工作人员帮所有的特邀嘉宾备了一张椅子,包括他的和主持人的。

没两分钟,台上也坐着了十来个人。

除了李浩和主持人,有石飞鹏,林易,张建林朋友老演员江华,戏曲大家赵志杰,陶瓷大师雷俊,刺绣名家柳飞扬,前图书馆馆长萧玉,母校精通文学历史教授何峰……

除了李浩和张建林的朋友,其他几位,算是汇聚了李浩自己划分的:历史,文化,技艺三大类资深人士。

大家在台上,也算其乐融融,主持人先问了所有人,他们理解的国风是什么?

每个人回答不一,不过大多数也在李浩囊括的文化历史技艺,继往开来这两个主题里。

特邀嘉宾里面,主动过来的石飞鹏林易江华,更多算是打酱油的存在……

当前的这个环节,主要还是针对这些各行业的资深人士举行的。

请这些资深人士过来,除了当前公司的战略转型,需要相应的人群来撑场子,渲染氛围。

也是因为……

请的这几个类型的大师,李浩印象中都有一些相应的不错歌曲,能和这些大师专攻的类型匹配。

这样,等发歌的时候搞个友情联动,在大师们的宣传下,既能给歌曲增加些人气,也能带动他们那个行业的活跃度,获得更多关注热度。

也算赚名利的同时,为推广文化技艺历史等尽了一份力。

主持人也按照既定的安排,询问了这些资深老人。

“请问赵老先生,您感觉怎么才能让戏曲被大多数年轻人所知,让他们感兴趣,学习,并传承下去呢?”

赵志杰顿了一下,回道:“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之前和我孙女的争论。

李总为她创作的那几首歌曲里,戏腔都不是很标准,我就特意和嫣然聊了一下,让她唱正宗一些。

嫣然告诉我,用正统的戏曲唱出来,和歌曲的违和感很强,不利于传唱,歌曲热度也不会高。

当时我挺犟的,让她既然要唱就唱标准点,并让她出了相应的戏曲标准版本。

新版的,确实热度比她之前唱的那些低很多,没几个人听。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唱专业的那就尽量继承老一辈好的一方面,并适当地做一些推广。

而流行歌曲里面调整过的戏腔,也有它们自己的作用。

它们能让一些平时不会接触到戏曲的路人听到,有些人可能还会产生兴趣,去深入了解戏曲等……

也算是为宣传戏曲尽了一份力,而且比我们这些老头子的宣传更有效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