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142章 打脸王振的同行—汪直

第142章 打脸王振的同行—汪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之后因为建州女真雄起导致了当初武勋还不算恢复的朱见深惶恐,在这个时候,他再次想到了曾经自己的心腹,并且成功将汪直重新启用。

而在这之后,汪直真正开始了他的传奇,让所有人见识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王振。

面对再次雄起的蒙古,这家伙敢率军奇袭蒙古王廷魏宁海,直接导致了蒙古首领满都海受重伤而亡。

之后远征建州女真,直接将爱新觉罗的祖先们给打得溃不成军,最后清朝修明史的时候都不敢把这个东西具体写下来,然后含糊其辞给糊弄过去。

让建州女真之后足足百年一蹶不振。

这个西厂厂公的确不完美,但你就说军功这块,整个成化年间,包括名将王越在内,谁敢轻视了他?

虽然在奇袭蒙古王廷上面很多人都要将功劳归给名将王越,毕竟是他们两个打的配合。

那么后面的众多战役汪直同样功不可没。

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军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胜。

之后明宪宗朱见深命汪直总督军务,威宁伯王越佩平胡将军印充总兵官,统京军精锐征剿鞑靼,并赐制敕曰各地镇守、总兵、巡抚俱受其节制,有不遵号令者可先以军法处治,然后奏闻。

可谓是给了汪直乃至王越以及众多武将真正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明朝的以文制武不能算是于谦的罪过。

因为在这个阶段,文官真的是比武将能打,而且是相当能打。

汪直因为征战塞外之地,抵挡塞外异族,朱见深甚至不许他从大同班师回朝,就真的将这么一个宦官送到了前线。

而汪直在大同干的也是真的漂亮,将大同一线守护的那叫一个严密,导致蒙古诸多部落都不能从他手中占得便宜。

只不过这种人最后没有折在敌人的身上,反倒是折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成化十九年五月,汪直上奏,左参将卢钦、右监丞杨雄等人不能御虏,以致敌寇多次入境杀掠人畜,又隐匿不报,论法当究问,并自劾不能节制之罪。

朱见深虽然对他已经有些疏远了,但是仍然还是充满了信任,将他继续留任。

之后汪直再次上疏,有自虏中逃回的人传报鞑靼可汗小王子打算纠结大军来犯,恐寡不敌众,请求令旧日所统的京军头目赶赴支援。

但这一次兵部并没有同意。

之后巡抚郭镗上奏,汪直与总兵官许宁共事以来,互生嫌隙,不相和协,并列举了近乎胡闹的五件事为证,表明两人基本上是水火不容。

同时告诉了朱见深,鞑靼大军转瞬即至,恐会败事。

听到了这家事情之后,对汪直越发疏远的朱见深终于定下来了基调,将汪直调回!

而且还是直接调去了南京御马监给他彻底冷落了。

同时除威宁伯王越名,安置安陆州,革南京工部尚书戴缙、锦衣卫带俸指挥吴绶职,俱原籍为民。

汪直离开前线的后果无比严重,大同败仗,汪直走后,许宁等人消极抵御,后又中了小王子的诱兵之计,明军死伤数千人,差点丢掉了大同。

而那个时候朝中之人为了自己的颜面,他们将这件事情瞒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