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102章 朱厚熜的感悟

第102章 朱厚熜的感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以他不畏惧,不仅仅是拒绝了这个无理的要求,而且还“得寸进尺”的拒绝了以皇太子的礼仪登基继位。

他拒绝从东安门进入文华殿,要将自己放在和已故的堂兄同一个位置上。

而什么都没有的他只有一个依仗。

你不答应,我不进京!

这是胡闹么?

若是在最开始的陈光年看来这简直就是玩火,但是如今的陈光年却能够看明白了朱厚熜的心思。

他杨庭和还不是一个权臣,最起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权臣。

他在顾忌的东西太多太多了,顾及自己的颜面,自己的名声,自己的身后名。

所以相比年仅十四岁的朱厚熜,杨庭和更担心鱼死网破。

他退缩了,而朱厚熜要的就是这个退缩。

“堂兄的努力不是白费,虽然他死了,但是不代表他当年辛辛苦苦培植起来的势力也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这大明仍然有保皇一党!”

而朱厚熜的强势逼迫杨庭和这个三朝元老,甚至一手坑了阳明先生的老狐狸只能退了回去。

之后他立刻表现出和杨庭和君臣和睦的模样,保住了他的老脸却也让他灰头土脸好不狼狈。

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并且在进入京城之后他仍然选择了强势的态度,初拟定年号为“绍治”,他死活不用,拟定年号为“嘉靖”。

这样的朱厚熜无疑是让保皇一党看到了希望。

而这也就给了他在大礼仪上面反击的绝佳机会。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而朱厚熜继位不久,即命礼臣一起商议兴献王的封号。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足足三年半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大礼仪。

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件事情就是杨庭和与朱厚熜两个人的斗争延续罢了。

在继位上面退缩了的杨庭和如今重整旗鼓,做足了准备要求朱厚熜尊孝宗皇帝为皇考,而这一次朱厚熜已经是皇帝。

若是他继续任性那么杨庭和便可以效仿当年霍光废立海昏侯的旧事解决掉他。

而朱厚熜也是聪明人,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任性,什么时候他要斗争,这个时候他要斗争!

而嘉靖皇帝朱厚熜可是再次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他展现出来了超强的韧性和政治天赋。

在最开始,在他最为艰难的时间里,他寸步不让,却又一直依靠着自己的聪慧和谨慎保护自己,并且保住了大明的颜面。

将这件事情在崩溃的边缘不断地争斗下去。

甚至作为见证了这一切的陈光年都已经分不清了,这种坚持到底是有对他父亲的敬爱还是因为对政治自身的考虑。

亦或者是,全部都有?

三年半的时间从孤军奋战的他到一点一点的向保皇党去证明自己的强大,证明自己值得他们所有人投诚拥护。

而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也正是他的这份儿超乎常人的能力等来了帝党的投诚,等来了事情的转机。

正德十六年七月一日,礼经科进士张璁上疏,用自己超高的专业水平彻底的否定了杨庭和要求朱厚熜尊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的这种无理要求。

就这份儿上疏甚至在杨一清看到之后都直接给出来了至高评价:

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然后剩下的时间才是真正的大礼仪斗争,才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真正舞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