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用奇招救大明 > 第91章 吴三桂派人偷运粮草

第91章 吴三桂派人偷运粮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吴三桂连忙拱手道:“杨总兵说得不错,确实有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可以直通锦州。”

张航回忆起,历史上的松锦大战期间,吴三桂确实曾经想尽办法,透过清军的重围,给祖大寿运去了一些粮草,让祖大寿又多支撑了一些时日。事实上,直到担负救援任务的洪承畴被俘之后,祖大寿才绝望地投降了清军。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吴三桂这么做,肯定不完全是出于支援友军的目的,而是有“舅甥情深”这层因素在内,否则吴三桂不可能这么拼命。

不过对于朱慈烺来说,他管不了那么多,只要能让锦州守军有饭吃就行,至于这中间牵涉到的那些复杂因素,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于是,朱慈烺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有劳吴总兵了,安排好后,每天向我报告。”

“是。”

~~~~~~~~

两天后,吴三桂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大帅,我派出的百余人马,已经将第一批粮草送入了锦州,现已安全返回。”

众将听了振奋不已,朱慈烺连忙问道:“祖将军情况如何?”

“有信在此。”

朱慈烺接过祖大寿的信,看了一遍。

信中,祖大寿表示城中存粮维持两个月没问题,军心也很稳定,请大帅放心。

朱慈烺长舒了一口气:这么看来,短期内锦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时,马科不满地对吴三桂说:“你就不能多派些人去吗?才百余人,能送多少粮草?”

吴三桂很是委屈:“你以为我不想吗?那只是一条小道,通行不易,人多了不仅拥挤,而且目标太大,容易被清军探马发现。”

“可是像这样运送粮草,得跑多少趟才能让锦州摆脱缺粮的问题呢?”

“这……”吴三桂一时语塞。

白广恩解围道:“现在不是没有别的办法嘛,送一点是一点。”

杨国柱注意到朱慈烺眉头紧蹙:“大帅,你是不是也对运粮太少不满意?”

朱慈烺摇摇头:“吴总兵已经尽力了,我没什么不满意的。我只是觉得,这么做终究只是个权宜之计,即便偷运进去的粮草可以勉强满足锦州的需要,可问题是我们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啊。”

“为什么?”众将感到不解。

朱慈烺解释道:“再过四个月,渤海沿岸就会结冰,宽达2、3里,战舰将被迫远离我们,对岸上的支持力度随之将大幅减弱。到那个时候,清军如果发动进攻,我军将很难抵挡。”

朱慈烺还提到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的骑兵沿着冰面杀奔觉华岛,摧毁觉华岛水师一事,众将对此早有耳闻,大帅旧事重提,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救援锦州还不仅仅是粮草的问题,时间上也是有限制的。

大帐里一片沉寂,正当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之际,探马来报:皇太极来到了锦州城外。

这下不仅众将惊惧不已,就连朱慈烺都有些惶恐。

众将惊惧,是因为皇太极的谋略确实非常厉害,多尔衮、多铎很多时候不过是在执行皇太极的命令,大家这些年吃的亏,其实很多是源自皇太极。

朱慈烺觉得惶恐,则是因为张航知道,历史上的松锦大战,起初多尔衮、多铎在跟洪承畴对决时,明军甚至一度场面占优,是皇太极不顾流鼻血,亲自赶来督战后,情况才彻底逆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