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是汤世祖 > 第144章 长安朝中事

第144章 长安朝中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铜价!铜价涨了!六百文兑一两银子啊!”

西市,一个波斯商人大声嚷嚷波斯语,紧接着西市内的所有胡人同时心头剧烈震动。

“这位客官,在下暂时只接受铜钱交易。”

“老李!老李!我知道你手里有门路,我用黄金,黄金换你的铜钱……诶诶诶!别走啊!价格都好商量!”

一股诡异的风吹拂着西市的市场。

现在,西市的皮货、丝绸都不值钱了起来,反而大量胡人拿着自家的西域珍品,花了金子贿赂了看守西市的官员,接着来到各座坊市,跟这里头的地头蛇合作,将手中的珍品换成铜钱。

居奇囤货,逐利本能。

就连按律只能呆在西市做贸易的胡族商人,都花了大钱跑到附近的坊市、黑市交易铜钱,那其他的世家能放弃?

一些人快速的将自家堆起来的铜钱挖出来,甚至还有一些人大着胆子,雇了一些人回到老宅半夜开挖,然后抬走自家的铜钱。

当然,不可避免和新户主们产生冲突,一时间各种凶杀案件此起彼伏。

弄得雍州都司这边忙的焦头烂额。

但是没办法,市场上的铜钱进一步集中,有人通货加速紧缩,一文钱能买五斤米的画面,何年何月见过?

城市百姓直夸这是盛世,可是农社呢?

怨声哀哉。

因为铜钱购买力是增加了,但他们本身就没有多少钱。

现在想要去买铁器,老板们也在抬价。因为不抬价不行啊!铜价上涨之前,他们为了拉客户,就答应用银子做结账的基础货币,并且还降低了价格。

如今铜子价格一涨,客人死活用白银来兑换,结果到手不仅没赚,反而因为银价的下跌亏了。

而且铁器之类都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用金银交易也是常态。

现在银价下跌,铜价也增加了,再加上工人的工资还是用铜钱结算!

一套下来,所有原材料生产公司,全部被坑得欲仙欲死,基本上都要求用铜钱交易来止损,然后铜钱大规模汇聚,市场铜钱更少,进一步拉高铜价。

现在私人铁匠铺关闭的大有人在,除了粮食因为有意控制而降低,其他的却也是涨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世道!”

朝堂上谈论的多是长安的物价,通货是紧缩了,但也只是买粮食便宜了,果蔬肉蛋倒是贵了起来。

本身这些世家就被应昭一波搜刮,丢了七成身家,现在他们又不缺粮食,偏生铜钱价格上涨,他们的俸禄反而便宜了。

对的,汤国朝廷不给现钱做俸禄,事实上中国历代都很少直接给现钱做俸禄。

毕竟中国产铜不多,这些钱民间流通都不够用,朝廷也需要备用金随时用来赈灾的,所以给官僚们的俸禄,要么是土地,要么是实物,稍微好一点的年景钱粮混着给,不好的年景就拿胡椒、花椒冲抵。

“现在一两胡椒七百文,何年何月能看到这种数字?”

几个大臣趁着还没上朝,就在这里长吁短叹。

上个月他们才发的俸禄就是给胡椒,有些人是一倒手就换了钱粮,现在换钱的都是赚大发了,铜钱六百文兑一两银,一个月前是将近八百文,前后一个月,直接赚到了两百文呢!

但有些人捏在手里想等给好价,结果因为贵金属的上涨,直接导致他们资产畏缩,怨声哀哉。

“钱庄也停止兑现钱了。凡是兑付都需要预约,还有他们抬高了利息。”

“利息?就几厘?捏个六百文,再过个月,就能换一两半的银子了!要我说,铜子的价格还能涨!洛阳那边,一千文才能兑一两呢!”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作为朝中大官,他们虽然不怎么谙世事,但价格还是拎得清的,长安的铜价在涨,而关中之外的其他地方,可就不一样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