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清穿太子妃画风不对 > 第56章 第 56 章

第56章 第 5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月初十这一天,毓庆宫上下都喜气洋洋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今儿是新年。

事实上毓庆宫上下的奴才们心情都跟过春节没有什么区别了,毕竟他们作为毓庆宫的奴才,自然是盼着胤礽,幼双和小弘景越来越好了。

因为他们这些主子越来越好,他们这些做奴才的才能够跟着好。

“要不说人还是得认命呢?”明明撷芳殿同样也属于东宫的一部分,但是偏偏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胤礽只要不来撷芳殿,撷芳殿就跟脱离了东宫似的。

明明今儿是整个东宫的好日子,结果毓庆宫那边是热热闹闹了,可是他们撷芳殿这边却冷冷清清的,活像是两个世界一样。

经过赵嬷嬷的整顿之后,撷芳殿确实是有所改善,别的不说,至少底下的奴才们都不像之前那样懒散了。

今日不过因为是小弘景的好日子,所有人包括赵嬷嬷的注意力都放在毓庆宫那边了,所以底下没事干的奴才们才有机会凑在一起唠唠嗑。

“李佳格格她们便是更早到太子爷身边又如何?还不是太子妃这个嫡妻一进门,她们便是连站的地儿都没有了?”

“可不是嘛,那时候亏得我们还以为李佳格格和太子妃能够闹起来呢。”

结果呢,李佳格格做的那些事情在太子妃看来可能就跟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区别吧?压根就没有怎么放在眼里,随便一动手就能够一巴掌把她拍得起都起不来。

现在瞧瞧人家太子妃多风光,地位稳了,孩子有了,宫权拿到手了,便是连太子爷也日日都去正院,眼尾都不扫撷芳殿一下。

“所以说人还真的得认命。”有人总结道,“按照太子妃现在的势头,连李佳格格都不够看了,更别提林佳格格和唐格格了。”

“那就得看明年的大选了,若是咱们毓庆宫要进新人的话,还不知道情况会不会有所变化呢。”

“能怎么变?”有人就很看好幼双,她说,“太子妃如今嫡长子都生出来了,只要咱们小阿哥立得住,后面再来多少新人太子妃都不用放在眼里。”

“那确实。”一祭出小弘景这张王牌,所有人都站在幼双这边了,“不止太子爷和太子妃看重小阿哥,就连万岁爷也一样,我听说万岁爷今儿还把自己的九龙玉佩拿出来给小阿哥抓周。”

虽然康熙当时说了不过是一块玉佩而已,不必过分在意,但是谁能够真的不在意呢?

哪怕对于康熙而言,那块随身佩戴的九龙玉佩真的只是他众多玉佩中的其中一块而已,不是最特殊,也不是最贵重的,但是!

光是玉佩上的九龙就足以使得这个对他而言再普通不过的玉佩变得不普通起来了。

谁不知道在大清除了九五之尊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这样的玉佩?

这个道理连底下的奴才们都知道,幼双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皇阿玛今儿真的是……”幼双不论是作为康熙的儿媳妇,还是作为大清的子民,她都不能说康熙半句不好的话,嗯,至少表面上是不能的。

所以话到了嘴边,幼双就改口道,“……这玉佩对弘景来说实在是太贵重了。”

抓周这个重要的周岁礼最开始源于南北朝的古俗,据说抓周这天孩子抓到什么物件,就可以预测得到孩子未来的前途和性情。

这个古俗对于别的小孩子来说到底有没有用,准不准呢,幼双说不好,但是她觉得对他们儿子来说就肯定没用,不怎么准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今儿抓周,小弘景抓到的九龙玉佩是被康熙“硬生生”地往他面前送,引诱他去抓的!

众所周知,颜色鲜艳的东西对于小孩子来说确实是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康熙今日佩戴的那块九龙玉佩质地虽然是白玉,但是下面却坠着红穗,玉佩外面还用红绳编织成一个圆,将玉佩稳稳地包裹在里面。

总是一个素雅的玉佩经过这样的打扮和点缀之后,就跟大姑娘穿上了花棉袄似的,别提有多花里胡哨了。

不仅如此,康熙取下这个玉佩交给梁九功让他放进一堆提前准备好给小弘景抓周的物件里时,梁九功也不知道是提前得了康熙的吩咐,还是自己抖机灵,把那块被包装得花里胡哨的九龙玉佩放到了离小弘景最近的地方。

这也算了,等抓周开始之后,康熙的骚操作又来了——

见小弘景被九龙玉佩(上面花里胡哨的点缀)给吸引,拿到手里之后,都不等他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抓这个,康熙就一把抱起了小弘景,然后宣布抓周结束。

只是想拿来看看的小弘景:“……???”

再次回想起当时康熙那“强抓强塞”的举动,幼双当时忍了又忍,才勉强忍住了没有当场露出无语的表情来。

想到小弘景还没有满一周岁,胤礽偶然提起当年他抓周时抓到一块九龙玉佩的事情,幼双当时没有怀疑什么,但是现在她严重怀疑胤礽当年抓周之所以抓到一块九龙玉佩,也是来自康熙的“强抓强塞”。

别人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康熙是“我儿子的命由我不由天”?

“这算得了什么?”和幼双不一样,胤礽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是一件什么坏事,他道,“咱们儿子可是皇阿玛第一个嫡出的孙子,他稀罕点不是正常的吗?”

更别提他们儿子还有他这个得宠的阿玛了,所以对于康熙今日的所作所为,胤礽除了觉得高兴之外,压根就没有觉得这事有什么不对的。

看到胤礽这个态度,幼双不喜反忧,因为她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了。

康熙偏心胤礽,看重小弘景,对于幼双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坏事了,毕竟他们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但是幼双不怕别的,就怕胤礽(乃至日后的小弘景)把康熙对他(们)的偏爱和看重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康熙能够由始至终都偏爱看重他们的话,那么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但是知道历史的幼双很清楚这件事康熙没有由始至终下去。

随着康熙的年岁渐长,再见到胤礽这个逐渐长大的儿子,他还能够把他当做一个需要自己庇护和教导的爱子一样对待吗?

如果不能,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胤礽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康熙在胤礽面前当了十几年的阿玛,当得他早就把他当做自己慈爱的父亲了,哪里还会想到这个一直疼爱他的阿玛其实还是一个理智冷酷的帝王?

幼双心想,看来她是应该想办法叫胤礽早日知道这个事实,别再天真下去了。

只是这事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因为康熙十几二十年来都这样疼爱胤礽,如今连同他儿子也一并疼爱起来了,幼双要是把自己的担忧跟他说了,只怕胤礽不仅压根就不会相信,而且还会反过来觉得她杞人忧天。

便是她拿他那些失败的前辈当做例子跟他说,幼双想胤礽也会觉得自己和他那些前辈们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笃定自己不会跟他们一样惨。

对此,幼双倒可以理解,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换做是谁突然跑来跟自己说要提防自己的父母日后会对自己不好,幼双也会觉得对方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撑的?

然而幼双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犹犹豫豫,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反倒是有人替她做了,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偏疼胤礽,偏到其他儿子都有意见的康熙。

事情是这样的,在小弘景抓周的那天康熙的所作所为不仅只有幼双他们几个人亲眼看到,还有许多人也在场,个个都亲眼目睹了。

因为康熙并没有下封口令,所以抓周结束之后,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的就传开了。

对于以索额图为首的一众太子党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了,康熙对小弘景的看重不正又一次证明了胤礽的储君地位固若金汤吗?

“等小阿哥再长大一些,若是……”考虑到自己后面说的话有点不太祥,所以说话的人干脆把话咽了回去,跳过这一句,继续道,“到时候咱们再向万岁爷请立皇太孙,这样一来,太子爷的地位更加无人可撼动了。”

索额图也是笑容满面的,别看他心里头已经对幼双的得宠以及瓜尔佳氏起了一些防备心理了,但是索额图的脑子还是挺清醒的——

知道一切以胤礽为主要。

毕竟胤礽的储君地位不稳的话,那么他把幼双和瓜尔佳氏都拉下马了有什么好处?

不仅太子党的人看得出东宫此时的风头正劲,无人能挡,便是其他人也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当商讨接下来在奉先殿进行祭祀仪注的时候,礼部为了拍马屁,便跟康熙上书建议将胤礽的拜褥放置殿门内,和康熙一同在殿内祭祀先祖。

原本礼部的人以为自己拍对马屁了,毕竟谁都看得出来康熙对胤礽这个儿子的偏爱,结果谁知道建议送上去之后,却被康熙亲自打回来了。

在康熙看来,他宠爱胤礽是一回事,礼部上书建议让胤礽的拜褥和他的一起放置在殿内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便是再疼爱胤礽,皇权也是不容触犯的。

所以礼部这次的所作所为,在康熙看来简直就是不知所谓,不过这会儿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怪罪或者迁怒胤礽,因为他很清楚这一切不过是底下的奴才们为了拍马屁所以才会这么做的。

可是当康熙得知礼部尚书沙穆哈被他拒绝后仍然不死心——先是拐弯抹角地想尽办法企图让他改变主意,发现他态度坚决之后他倒没有再继续了,但是却请求将这番旨意记录在档——之后,康熙的想法就有所改变了。

如果说礼部之前上书建议将胤礽的拜褥和他的一样放置在殿内是为了拍马屁,甚至想要讨好胤礽的话,那么沙穆哈后面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避免胤礽这位储君跟他秋后算账,所以不惜将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

他这么做,眼里还有他这个皇帝吗?

想清楚了沙穆哈的意图之后,康熙面沉如水,他倒没有怀疑自己的儿子对自己屁股下的龙椅生出了觊觎之心,事实上不用他争他抢,等他宾天之后,这个大清的江山自然就是他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