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洪荒:在天庭当太子太难了 > 第102章 伏羲入魔了!

第102章 伏羲入魔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如今正经能派上用场的时候,张扬反而不想它起到作用。

因为这代表着自己的修为进入了瓶颈期——

这是任何一个修士都不想遇见的修行阶段。

不过张扬也有心里准备,毕竟在自己同伏羲创出人族武道的时候,便知道内在小天地的瓶颈,会卡在相当于修行者的“大罗”境界。

大罗是修行者们的分水岭,目前洪荒的名言就是不成大罗,终是蝼蚁。

而人族武道的前路在何方?

张扬本以为人族武道的内在小天地足够自己修行一阵儿了,却没有想到竟然如此之快就到达了瓶颈。

“天地为何物!”

张扬隐隐能够察觉到,这是人族武道突破当前境界的关键。

所以天地为何物?

此前张扬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当这个问题真真切切的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竟一时也难以做答。

“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

这是应当是洪荒之中关于天地最标准的答案,但这并非是人族武道说感悟的天地。

对于每一个洪荒生灵来说,虽然他们对于天地的认知都在一个大规范之内,但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到的天地都将会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为什么洪荒之中那么多的修士,却不会有把道修成一模一样的两个修行者。

纵然是师父手把手的教徒弟,也教不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来,像...已经是最大的迹象了。

就好似的太清圣人一样,被誉为最像天道的圣人,甚至在后世都有人说,太清圣人比鸿钧老祖更适合和天道。

关于这事儿,张扬觉着并没有深入探究的必要,毕竟现在合道就是鸿钧老祖本人,这些猜想根本没有验证的可行性,与其浪费时间争论这些,倒不如好好研究一下人族武道的前路究竟在什么地方。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沉吟许久的伏羲忽然开口道。

伏羲的声音,也打断了张扬的思绪,下意识向着身边的伏羲看过去。

似乎是感受到了张扬的目光,伏羲想了想,接着开口道:“天与地,对立统一,但互为依存,缺一不可。”

什么叫天才?

这话自己难道听不懂么?

显然听得懂。

这话自己想不出来么?

听过之后,张扬不觉着自己想不出来,可也难免会在心里思索,是不是就是因为人家伏羲先讲出来,才会对自己造成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用如此简单的话语,一下就点明了天地之间的关系。

或许在旁人看来,天地还有另外一番模样...但张扬的看法显然是同伏羲站在一边儿的。

虽然会有一些细微的出入,但是在大方向是一致的。

伏羲是个聪明人,但越是聪明人,便越是容易转牛角尖...张扬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在天才的身上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只能靠他们自己走出来,旁人的引导或许会起到一些作用,但并不能起到关键性作用。

想要引导伏羲走出阴霾不容易,但是张扬有办法暂时先转移伏羲的注意力。

首先是跟在切磋武艺,精练人族武道,想让他的身体疲累;然后在抛给他一些抽象形的问题,来搅乱他的思维...让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顾暇其他事情。

现在看起来效果不是一般的显著!

“火呢?”张扬趁热打铁。

尤其是燧人氏点燃了人族之火后,人族对于火焰总是有一种而别的情感,这情感在张扬将利用火焰来烹饪的技术传播开来之后,更是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甚至有一个人修成内在小天地之后,对于火焰的理解便是烹饪万物,目前已经被太子殿下预定成为了天庭的第一位食神,等时机成熟之后,就把他招揽上天,掌管天庭御膳房。

这是个小插曲,暂且不提。

问完了“火”,紧接着便问“水”——

似乎根本是没有让伏羲停下来的意思。

紧接着便是“风雨雷电”,“山泽湖海”...

把伏羲问得是口干舌燥,绕的是伏羲天资聪慧,也没有经历过如此连珠炮一般的问答模式。

“扬师以为呢?”伏羲开始反客为主,一直都是自己在回答怎么能行?

张扬瞄了伏羲一眼,道:“我?我知道还问你做什么?”

伏羲:...

张扬拍拍屁股走了,没有一丁点儿心里压力。

但伏羲就不痛快了,聪明人容易转牛角尖儿的缘故是因为他们想要把自己遇见的问题弄清楚,越是弄不清清楚,便越是想要弄清楚——

扬师留给自己一大堆没有答案的问题头也不回的走掉了,依照伏羲的性子,若是不能将这些问题想明白,念头一定是不通达的。

小屁孩儿喜欢胡思乱想,就是闲的慌。

张扬前世小时候脑袋里也装着奇奇怪怪的东西...但这个毛病在自己转世成为天庭太子之后,基本没有怎么复发过,因为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非常充实。

搬砖、修炼、种树、修炼、盖房子、修炼...同姑姑上房揭瓦、挨打——

前一百年,自己可以说是连个偷懒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是想那些有的没的。

让伏羲的脑子忙碌起来——

当然,也不是瞎忙活,浪费时间不可取。

因此张扬给伏羲留下的问题都是隐隐相关于八卦的内容的。

据说先天八卦的核心辩证思想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而这一点在伏羲回答“天与地的关系时”,张扬已经察觉到有隐隐有成型的趋势了。

因此才趁热打铁,追问了“水火”、“山泽”与“风雷”。

对于八卦的推算,张扬私下里也尝试着推演过,毕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的口诀,张扬还是耳熟能详的。

八卦尚未出世,自己不太清楚是应该的。

但是太极之道、两仪之道以及四相之道,在洪荒之中已经是非常常见了,很多功法的基本原理,全都是来自于这三大类。而张扬所修的八九玄功,更是将三类全都保函在内。

所谓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

是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一阴一阳,便是两仪。

在两仪的基础上,在将阴阳各自一分为二,便是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即四相。

八卦便是在四相的基础上,再做阴阳划分。

毕竟是源自太极两仪,太极的阴阳对立,一直就被继承下来。

自己终究不是伏羲啊,虽然能够从结果倒推,但是也失去了演化八卦的精髓。

“伏羲入魔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人族之中开始流传起了这样一个传言。

一时间惹得人心惶惶,而妙音觉着自己机会来了,他翻山越岭,在一处山沟沟里,找见了对着山川河流发呆的伏羲,连忙走上前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