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直播看书出名了 > 66 思想恶魔(12)博弈通神

66 思想恶魔(12)博弈通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弗朗茨和萨罗塔眼前发黑,怎么可能会是这种结果?他们两个人进行博弈,打了个平手,但是这场游戏中的另外一个人,却表现得比他们高超了很多!

如果说这是一场智力游戏,那么他们无疑败得很彻底,不久前他们横的像螃蟹,举着钳子向王寒耀武扬威,仅仅五分钟,王寒把他们通通掀翻了过来!

“王,你怎么知道我要选揭发!”弗朗茨终究不服气。

他想通过这个问题间接指出,如果王寒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那么说到底不过是瞎蒙,虽然非常震撼,但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原理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再奇特也只是巧合。

萨罗塔同样发问,他也不信王寒有什么“科学的理由”。

“弗朗茨,萨罗塔,你们想知道原理,可以,但我必须强调,从今天开始,华夏学子将为世界揭示数不清的心理学难题,别让我再听到你说什么华夏没有心理学这样荒谬的言论!”

“辛格教授和斯金纳教授,感谢你们的参与,请入座,接下来我为大家说说我的推理,请各位一定要理解我的每一句话,但凡不懂,可以举手示意!”

王寒做完了“囚徒困境”实验,开始分析实验细节。

“我们从最开始的实验说起,题设是两个犯人,被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他们面临两种选择:揭发对方或者不揭发。如果揭发对方的罪行,便会因为检举有功而得到释放,对方判10年。如果对方也认罪,那么各判8年。如果两者都保持沉默,那么两人只会被判一年!”

“这里,我要为大家引入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有些人应该知道,它就是赫赫有名的经济学理论,帕托累最优!”

“帕托累最优,又称为帕托累效率。什么意思呢,其实非常简单,它指的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当群体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找不到任何一种办法,使得在其他人没有变坏的前提下,使某个人变得更好。”

“比如说实验当中,如果两个人都抵赖,死不认罪,那么他们仅被判1年,两个人加起来也不过是两年。这种选择就是此实验的‘帕托累最优’,其他的选择都会使另一方受到巨大伤害,或者像弗朗茨和萨罗塔一样,互相伤害,各坐八年牢。”

“我之所以说要挑战亚当斯密,是因为在这个实验中,每个囚犯都是利己的,他们都寻求最大的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个‘好兄弟’的利益,这就是经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

然而大家都看到了,满足理性人假设后,结果却并没有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团体的利益没有得到实现,毕竟他们明明可以使双方的刑期变为一年,却为了省去这一年选择了背叛……”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实是一个策略问题,罪犯的目的是使自己个人的刑期最短,我们不妨站在罪犯的角度去试想一下:

如果对方不认罪,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如果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选择背叛!

这就是弗朗茨和萨罗塔为什么会在第一次实验中选择互相背叛的原因,我将这种相互背叛所得到的“各判八年”的均衡点称为“贝叶斯纳什均衡”,它可以用不动点定理进行数学和经济学的严格证明。这种博弈,叫做非零和博弈,即两者的损失或者收益相加的和总是不为零。”

“弗朗茨和萨罗塔的比拼,漂亮地为我们证明了亚当·斯密的错误,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了冲突,人们常常更多的为自身考虑而背弃团体!”

王寒揭露出了这个可怕的事实,剖析出原因所在。

萨罗塔辩解:“你不要避重就轻,你还是没有说明为什么我们连续五轮都选择举报对方。”

“萨罗塔先生,你总是这么着急,我有说不解释吗?”王寒瞥了他一眼,冷淡的说道:

“单次实验和多次实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连续无数次实验中,人们在摸不清状况的时候大多会选择相互试探,比如第一轮你选择攻击我,我选择了沉默,那么第二轮我就会选择惩罚你,而第二轮你可能会因为第一轮的愧疚而选择沉默,这样你又愤怒了,第三轮大家都对抗,致使结果不太美妙,一直这样下去谁都会意识到有问题,最后会慢慢的变成相互妥协合作。但是五次博弈会最终走向合作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有限次数的博弈!只要是有限次数的博弈,那么总有最后一轮,假使前面大家相互信任,但是最后一局的时候,我依然可以选择反戈一击,打你一个毫无防备,这样我就可以获得胜利了,所以最后一局完全没有必要保持沉默……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知道最后一局会发生变化,对方很可能选择背叛,那我至少也要选择背叛才能确保不被坑杀,于是只能把主意打到倒数第二轮上,只要在倒数第二轮坑对方一把,照样能更胜一筹。

问题又来了,对方依然可以想到这一招,那么只能再往前推,以此类推,直到第一局,所以从头到尾每一局都必须选择揭发,以防止对方某一局的背叛,因此也就有了连续五轮都是背叛的奇观,这就叫做蜈蚣博弈,萨罗塔先生,你说是吗?”

萨罗塔一脸惨白,王寒竟然真的知道他的想法,一丝一毫都不差,这种推理能力,让他感到深深地恐惧和挫败。

即使悲愤,亦无可奈何。

弗朗茨后背上全是冷汗,王寒的眼神扫过来时,让他觉得那是个非人。

王寒没有再管这两个人,他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二人都不会再故意找茬了。

“各位,这个囚徒的实验在现实中应用很广,比如强国的军备竞赛,经济上的关税战,还有商业当中的广告战……”

王寒与学术合而为一谈论世事的那种磁场,许多人早已知道,但每次见到,依然觉得惊艳,此刻他举手投足都散发着强大的自信。

整个世界都没有想到,这是改变历史的一天,王寒的“囚徒困境”实验致使地球上许多国家中的认罪减刑从此被禁止。设想,如果有二个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人犯罪而另外一人无罪,犯罪者会为了减刑坦白一切甚至冤枉清白者(单独背叛)。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他们二人都被判入狱,坦白的犯罪者刑期少,坚持无罪的冤枉者刑期反而更多!

这就是心理学的力量,它将改变各个国家的法律!

王寒,这个华夏青年,拿着一把学术的大镰刀,开始要给世界文明之树修剪枝蔓了!

“另外,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情况下博弈参与者不只一方,会有多方参与到这种囚徒的困境中。例如渔业,公海中的鱼是属于公共的,人们经常会想‘我不滥捕其他人也滥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渔民会没有节制的大捞特捞,结果造成海洋生态破坏,渔民的生计也受影响。”

“这就是著名生态学家和哲学家,加勒特·詹姆斯·哈丁,提出的公用品悲剧!”

众人听得心潮澎湃,王寒论述引用,征引极广,各种经典论据信手拈来,大气磅礴。

辛格忍不住问道:“在这样的实验中,怎样的策略才是正确的?”

王寒看向辛格,并没有表明标准答案,而是给出了几个观点:“有人认为最佳策略是以牙还牙,更好一点的策略是‘宽恕地以牙还牙’。它的实质是一种合作的进化。不过,有个叫阿克斯洛德的人主张一定要报复,他认为成功的策略必须不能盲目乐观,要始终报复。他认为始终合作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因为‘下流’人将残酷地剥削这样的傻瓜。”

辛格点点头,他不好意思说没听懂,实际上只懂了一半,坐在下面默默琢磨起来。

主要是因为王寒并没有解释什么叫“以牙还牙”和“宽恕的以牙还牙”,也没有点明什么是“下流人”什么是“傻瓜”,他说的是一种象征语言,就像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

自南都大会之后,囚徒困境博弈将引起许许多多学者经久不衰的兴趣,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文章,数量超过2000篇。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是,前世的约翰·纳什,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而这一世,纳什均衡提前出世,无人能料结果怎样。

王寒见到众人意犹未尽,笑了起来。

“各位,还有人愿意做个实验吗?”

一句话问出,下方的弗朗茨和萨罗塔身体不自觉抖了抖,尽管不想承认,但他们真的有些害怕这个窥破人心的恶魔了!

弗朗茨和萨罗塔不敢再上,但其他人却跃跃欲试,现场出现一种文化繁盛的景象。

“我来!”

“王寒我可以!”

“让我试试!”

青年学子们纷纷举手。

“司空,你来!”王寒随便点了一个靠的近的。

司空匀跋卧槽了,你瞎了吧,我没举手啊,你那种实验,鬼才愿意试!

但旁边的黄尧二话不说把他踹了上去。

司空脸绿,他有点慌,对王寒道:“兄弟,下手轻点,别那么狠,别整我不会的!”

王寒呵呵一笑:“司空同学,请听题!”

“你正在图书馆枯坐,一位陌生美女主动过来和你搭讪,要求和你一起玩个游戏。美女从裤子里掏出一块硬币说,让我们各自亮出硬币的一面,如果我们都是正面,那么我给你3元,如果我们都是反面,我给你1元,剩下的情况你给我2元就可以了。那么该不该和这位姑娘玩这个游戏呢?”

司空听完异样的望着王寒,“兄弟你是废话啊,当然该玩,人家是美女,就算贴钱玩游戏,那又如何,我管她几块钱!”

下方哄堂大笑。

谢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跟直男说这个?他哪懂?

王寒板着脸道:“司空同学,别不正经,我的问题是,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

“这……我想想。”司空四十五度角望天,陷入计算。

“我出正面,她出正面,我赚三块;我出正面,她出反面,她赚两块;我出反面,她出正面,她赚两块;我出反面,她出反面,我赚一块。三加一和二加二,来回都赚四块,抛硬币的概率应该也是一样,这不差不多吗?”

司空对博弈没有研究,而且他是文科生啊,让他算数学题这不是难为人吗!

他给整懵了。

“好了各位同学,这个问题就留待大家会后讨论,数学好的同学可以解一下,看看输赢到底如何。”王寒适可而止,他知道司空可能很少涉及博弈论,这题目如果列出数学式求解不难,难就难在列出算式之前的理解。

理解不了,就列不出方程!

想要理解,就必须要有博弈的思维,非零和博弈!

可惜,这个与美女玩游戏的案例,不论你再采用什么方案,都是不能改变局面的。

结局就是,美女平均每局都将多赚一定的量!

所以这世上很多看似公平的游戏,必须要深入解析,才能看破它的原理。

很多东西都是骗人的,都是用来骗傻子的。

不包括爱情傻子,有的人聪明绝顶,但是心甘情愿。

第四场心理学大会走入尾声,王寒总结道:

“什么是博弈论?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出棋着数中的逻辑。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如华夏象棋、法国塔罗牌、欧洲扑克等。”

“像这种有意思的实验还有很多,曾经有人利用动物做过一个实验,叫做‘智猪博弈’,即两头猪之间进行博弈。具体做法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大一小,猪圈里设置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就会掉下来一些食物,如果一只猪去踩踏板,那么另外一只猪就会抢先吃到。小猪踩踏板时,大猪会迅速把落食吃完,等它赶到已经没了。大猪踩踏板时,小猪会吃掉大部分,等它赶到时还有一口残羹……”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它们哪一只会去踩踏板,频率是怎么样?各位家里是农村的,如果方便,回去后可以做一做这个实验……”

王寒留下两个“未解之谜”,一个是硬币游戏,另一个是智猪博弈,令许多人露出兴奋的目光。

不过,他的建议倒是把很多人坑惨了,谁也无法想象一群魔怔的高校大学生下猪圈赶猪结果被猪撵着跑是什么情景。

(六千多字大章送上,求今日打赏破蛋,各种票!多谢!忙里抽闲写完,继续加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