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穿越知否混日子 > 第154章 应对

第154章 应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盛长槐的设想中,自己这间店铺,最适合做的,还是和书籍有关的生意。

早在前两天,盛长槐就让老赵找了个人去扬州送了两封信,一封信是给方孝和的,一封信是给海文信和杨诗音的。

给方孝和的那封信,是关于《明月集》的。

一来是向方孝和索取《明月集》自开始创立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版本各十套,当然,盛长槐也不是免费索要,而是手抄了一份《青玉案·元夕》让人带给了他,读书人之间谈钱为免落了俗套,盛长槐的一手好字在扬州学子中还是很吃香的。至今为止,除了盛长柏和盛紘,还有海文信杨诗音手上有盛长槐写的手稿。其余人,也就刘云和胡六郎硬逼着盛长槐写了几幅字,全旭对这些不感兴趣,所以没有要。

盛长槐之所以用这首最有名的诗词手稿交换,还有其他事情相求,都和《明月集》有关。

一是盛长槐给方孝和说,从这个月开始,每月的《明月集》,方孝和他们挑选好本月刊印的诗词之后,可送往汴京,由盛长槐进行印刷,当然,印刷好的《明月集》,盛长槐会派人给扬州送一百册,由方孝和送人。方家并非什么大族,这段时间,方孝和为了《明月集》每月的印刷,愁坏了脑袋,之前还有扬州商贾赞助,一月还能印刷一万册,到了最后,那年上元节热度下降,加上诗词质量不如第一期,扬州商贾便失去了兴趣,不在资助,所以,每月的刊印费用,方孝和也是愁坏了脑袋。

他家虽然不是什么清贫人家,也就算有点薄田,加上一家印刷铺子,也想过用《明月集》卖钱,但这《明月集》并非是经史子集之类,可以长期售卖,加上这年代没有什么知识产权,各种盗版横飞,若是真每月印刷一万份送人,对方家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近期《明月集》印刷已经开始众筹了,响应的人也甚少,所以已经是减少到每月一百份了,盛长槐如果愿意接手,方孝和求之不得,再有《明月集》本来就是因盛长槐所起,他来接手,或许更名正言顺些。

第二个也和《明月集》有关,最近几期,除了扬州学子外,还有其他州府的读书人也来投稿,这也是方孝和头疼的地方,虽然《明月集》影响越大,对他来说越好,但总不能不给其他州府读书人送书吧,这开销就更大了,盛长槐给他的书信中说明,让方孝和给来投稿的其他州府读书人通知,将来若有好诗词,可投到汴京来,未入仕的读书人,所求不过是个名,若是能在汴京刊印发行,比给扬州投稿更胜一筹,之前是汴京没有这样的机会,现在如果盛长槐在汴京做这样的事情,想必兴趣会更大一些。

给杨诗音和海文信的信就和《明月集》无关了,乃是和杨无端的藏书有关,杨无端虽然蹉跎一辈子,但是藏书或许在大宋排名前几,都是慕名前来请教的读书人赠送,杨无端不喜书法画卷,最喜欢的就是读书,别人投其所好,若是家里有什么市面上少见的藏书,虽不是用原本,也必然是手抄一份作为见面礼,几十年来,杨无端的藏书至少三四千册,虽然大多数并非孤本,但也是有各种名人点评过的经史子集,这就难得了。

盛长槐就是打的杨无端的藏书的注意,正好借这个事情。一来以老师给读书人谋福利,为老师赢取身后名,二来也是为了自家店铺的生意着想。

盛长槐要做的,还是书籍的生意,但并非是寻常书屋,而是结合了后世的书吧,加上杂志社的生意,主要还是类似明月集,但这个年代盗版光明正大,想靠卖书挣钱,盛长槐还得想一想其他法子。

“公子,今日正好休沐,海大人听闻公子想要上门拜访,让我告知公子,无需在等其他时日,今日便可上门,正好家中有贵客,对公子十分感兴趣,想要见一见公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