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96章 杀牛令与富民论

第496章 杀牛令与富民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于此议,起初老杨也不大赞同,咱们大汉百姓何止千万,要是家家都养这么多牲畜还不交税,那国家得少赚多少钱呀?陛下您是不是忘了,我这个首相可是个欠债的,到现在都没还完银行的贷款呢!

刘汉少大喝一声:“老杨,你这个帐,算的不对!”

百姓们要是自己养牲畜,自己杀了自己吃,咱们好意思上他们锅里抢块肉么?可是他们要是贩卖牲畜,杀了卖肉,是不是就得交税了?要是有商贾把并州的牛羊贩卖到洛阳来,是不是也得交税了?要是牛羊都加工成腊肉、香肠和罐头,再卖出去是不是还得交税?

这叫“产品增值”,中间环节一层一层的赚钱,咱们就一层一层的收税,不仅能养活更多的人,还能收到更多的税,怎么可能会少呢?

老杨捂着脸琢磨了半天,最后疑惑地问:“陛下,照这么说,是不是最后谁吃肉,谁就负责交税啊?”

刘汉少理直气壮地说:“对呀!他都有钱吃肉了,从牙缝里剔下点肉丝出来交税,难道不应该么?”

于是老杨又捂着脸琢磨,是不是自己最近吃肉太多,陛下有意见了?

然而刘汉少却搂着老杨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老杨啊,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基,这话说的没错吧?”

嗯,没错。

“所以说,咱们大汉的农人安稳了,大汉基本上也就安稳了,这话也没错吧?”

也没错,您接着忽悠。

可是农人为什么经常不能安稳呢?是因为他们不够坚强吗?水灾、旱灾、蝗灾,随便来一样,可能一年的收成就没了。战争、疾病、盘剥,随便来一样,可能一个家就毁了。说是根基,其实他们就是最底层,最吃力的一群人,也是最没有自保能力的一群人。可偏偏就是他们这一群人,如果真的被逼迫的活不下去了,都跳起来造反当黄巾,那么咱们大汉还能安稳吗?咱们这些人还能安稳吗?

你以为哥能够让他们富裕起来吗?那除非是粮食能卖到和马车、摆钟一个价。哥只是想让他们别那么穷……而已!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个吃饱穿暖的机会,再给他们一点家资盈余,使他们多一点对抗疾病灾祸的能力,他们永远都会是咱大汉最可靠的基石。

信不信,就算洛阳城里一个巡街的城管,你要给他分牛分地,他也不乐意去干那个活儿,因为那个活儿苦啊!

老杨,相信哥,民富,才能国强,要是国太富,民就只剩下了坚强!

…………

取消两项旧禁令,增设两项新禁令,百姓们表示没啥感觉。因为吃不起肉的,暂时还是吃不起,又能上哪杀牛去?而家里原本就没有牛的,自然更不用担心超出免税之数。

但是《大汉月刊》强力刊登了刘汉少的《富民论》,当然,文章是经过陈琳润色加工的,没敢说百姓们总是穷人这种大实话,而是大肆宣扬了大汉皇帝陛下“民富,才能强国”的观点!

于是,在大汉百姓的心目中,甭管咱富没富,陛下能有这个想让咱们富裕起来的心思,那就是咱们的恩人。

又于是,刘汉少在百姓之中的威望,再一次得到大幅度提升。

百姓银行的许攸毕竟是业界骄子,得知陛下要大力扶持家庭养殖之后,瞅准商机,立刻小礼物走一波,专门推出了低息养殖的贷款新业务。

当然了,花钱的事不能太随便,想要从银行贷出来钱,首先必须是有地可种的农户,这样就有了还贷保障。就算咱不能收他的地,也能收他地里的粮食。再者,贷款设置了上限,最多也就只能贷出一头牛的钱。

可是即便如此,也是既迎合了上边的政令,又鼓励了普通农户,使许攸深受好评,并且得到了刘汉少的赞扬。

百姓们的心思终于被鼓动活泛了,谁不想过好日子呢?原本有些底子的可以再多养几头,那些没底子但是有胆子的,贷款也要买牲畜。需求增大导致牛马价格一路上扬,看样子凉并二州今年能过上一个肥年,然后就是骆驼,也趁此时机,悄悄走到了更多的大汉百姓的面前。

买我,我便宜。白天晚上……不对……拉车耕地都能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