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31章 治水治到了天上

第431章 治水治到了天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

夏侯惇越听越糟心,好像刘汉少写的那个“几”字就是一道符咒,被拍他脑门上了。

曹操也忍不住了,学着夏侯惇的样子问道:“汉少,那您倒说说看,咱们该怎么办?”

“别着急,你们知道这地儿为什么会干旱了吗?”

见众人纷纷摇头,一脸呆萌,刘汉少在“几”字的旁边又画了个耳朵,然后才不紧不慢的说道:“看,这就是海边。太阳把海水晒热了,蒸发成水气,也就是云,被东南风吹着,开始往陆地上送。但是北边呢,也有海,因为太阳晒的少,所以这地儿有常年不化的冰山,吹出来的西北风也是冷的。西北的冷风与东南的热风在天上一相遇,一摩擦,水气受冷,就变成了雨,又落了下来。所以夏秋之际,咱们大汉的东南部雨水最为频繁,甚至多有水灾。并州西北就是因为离海边太远,那股带着雨水的热乎风还吹不到这里,便被西北的冷风给摩擦下来了。再者,圈里的这个大土堆地势高,也不利于东南的热乎风吹上来。但是,也有例外的,一不小心,哪股热乎风劲大了,被吹上来了,在此地与西北冷风相遇,造成降水,可能就会又大又急。”

其它的甭管听懂没听懂,但是最后这一句,夏侯惇可以帮忙证实,因为在这一片呆的时候长了,还是比较了解当地的天气气候情况的。

“嗯,陛下说的一点也没错。这地儿就是这样,不下雨是不下雨,一旦下雨,呼呼啦啦的,可能就是很猛。”

曹操还是没明白,傻傻的问:“所以呢?”

夏侯惇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瞅着曹操,解释着说道:“所以雨又大又急,流进大河就会使河水暴涨,很容易冲毁河堤,变成洪水,淹没良田呀!”

原本只是一个治水的问题,却听刘汉少从地上一直忽悠到了天上,虽然夏侯惇还是不大明白,究竟该怎么治这个大河之水,但是已对刘汉少五体投地,信服无比。

“陛下,您是圣天子,能不能别让这地儿再干旱了?”

噗……刘汉少觉得自己刚才那番忽悠差不多算白瞎了,有些气愤地说:“哥不是已经告诉你法子了吗?恢复植被,巩固土壤!”

也赖自己说的太简单,夏侯惇不能明白,随即又耐心地解释道:“意思就是要多种树,多种草,让这些树根、草根扎进土里,就好像一个一个的网,把土壤网在其中,河水冲走的土壤少了,河中的泥沙自然也就减少了。”

夏侯急急地问:“都种上树和草,难道不种粮食么?那百姓们吃啥?”

刘汉少用手点着那个“几”字中间,没好气地说:“你以为这是你们家后院呢?这地儿有多大,你走完过吗?”

夏侯惇“羞射”地挠挠头,有请刘汉少继续发言。

“首先,咱们要在河西……哥说的不是西河郡,而是大河以西,那些已经荒漠化的地方,种上防护林,防止西北风继续吹着沙尘往大河里送。而这些地方,环境都很恶劣,所种的树木也要耐寒抗旱,比如胡杨树、沙枣树,还有沙棘和梭梭。然后,沿着大河水道,平缓之处种大树,陡峭之处种灌木,因为黄土质地松软,如果陡峭之地也种大树,说不定遇到暴雨会被整个冲垮下来,那时候再卷入河道,灾害可就更严重了。种草就不用说了,紫花苜蓿就挺好,牛羊也爱吃,但是羊不能太多,这个玩意太狠,连草根都啃。现在朔方西南,大河两岸出现的戈壁、沙漠,除了干旱的原因之外,和北边那群骑毛驴的也有很大关系,就是因为他们放羊太多!”

闻言,夏侯惇猛然一拍桌子,愤愤不平地说道:“这帮该死的胡奴,就应该把他们杀……”

话没说完,夏侯惇好像又想起一回事。

不对呀,现在的南匈奴已经被平定,原本那些人大多都掺和到农场、兵团里去了,自己手底下大多也都是羌胡、匈奴俘虏,这要是都杀完,谁给自己干活去?再说了,这些人往后也都是大汉国人,不许区别对待,自己说杀不杀的,太不合适。

可是,还不对呀。更北边还有鲜卑人,他们也有大量的牛羊,如果陛下说羊不能养太多,难道鲜卑人会听话,就不养那么多羊了?

既然陛下治水都能治到天上去,也一定能治到鲜卑去,否则就杀完他们。

嗯……就是这样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