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01章 退伍老兵不还乡

第401章 退伍老兵不还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个……细算起来,的确是册封太子在前,可也就是刚才吃饺子的时候,您先说起了这回事,中间也没隔着几杯酒的工夫啊!

“既然如此,岂可因后约而毁前议?这不符合常理嘛。”

得,还真打脸了,只不过打的是田丰田元皓的脸。

这些只是朝廷之中的插曲,忽悠与反忽悠之间的博弈,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是感觉不到这条“神律”的妙用的。

但是,陛下为了大女而大宴群臣,开办的饺子宴却流传开来。“喜得娇子”嘛,寓意吉祥又简单明了。所以百姓们纷纷效仿,荤馅儿、素馅儿、海鲜馅儿,有钱的多弄几样,没钱的也能凑合出来,渐渐的便形成了一种习俗。可以这么说,后来在大汉国内,甚至是国外,有娃的地方就有饺子,娃就是“饺子”,而给娃们办的“百日宴”更是被直接称为“娇子宴”,饺子永远是这个宴会上的主题。

…………

光熹二年,岁末。

随着鲜州牧公孙瓒到达乐浪郡,吉州牧公孙度迁居玄菟郡,以陛下为最高统帅的汉正军又一次获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至少《大汉月刊》上发文章说:汉正军第四军在文聘军长的率领下,全军将士不畏艰险,不惧严寒,发扬敢打敢拼,誓死卫国的大汉军人之精神,不仅戡平了少数叛乱的乌桓各部,更是将黑山贼寇一举赶出关外,赶出辽西,压制在辽东郡、汉正郡一线。

而黑山贼寇在我强大的汉正军兵锋所指之下,在辽东各界贤达的教化之下,已然深刻认识到了自己曾经所犯下的罪过,幡然醒悟,悔过认罪态度较好,并已派人向朝廷上书请降,具体结果如何,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黑山贼寇到底降没降,大家都还没得着准信,但是军府兵武部接连搞出几个大动作。

首先,兵团不再仅有农牧,而是划分为:农垦、畜牧、山林、开采、建设、制造,六大兵团。当然了,目前仍旧是以农垦、畜牧为主,但是其他兵团也要好好培养。其中,山林兵团负责采伐树木,修山造林;开采兵团参与挖煤挖矿,地质勘探;建设兵团涉及修桥铺路,挖沟建渠;制造兵团分配到造船厂,钢铁厂,兵工厂等地。

在这些行业之中,有很多地方目前都还使用大批的俘虏、刑徒做工,但是,仅靠俘虏、刑徒的话就显得人少了,工作进度缓慢,而且有些要害位置,技术部门也不适宜将俘虏、刑徒吸纳进来。

有了兵团兵士的加入,不仅可以补足劳力,掌握技术,还可以辅助监督俘虏、刑徒,从而节约大批用以看守的人力物力。

光熹三年的征兵工作已经着手展开,根据内部传出来的可靠消息,此次征召的兵团兵士,大部分将会被调派到幽州的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北部以及辽西郡,屯垦戍边。尤其是辽西走廊,除了修路之外,还要建造四座关塞,而关塞旁还要设置军镇,就近给养,所以各个兵团的人也都缺少不了。

其次便是老兵退伍的安置工作,原则上要求尽量异地安置。比如有军阶,有战功以及在B级军团表现良好的退伍老兵,可以向各地城管、警署以及地方中下层官吏职位进行安置,属于奖励。

再比如,愿意前往地广人稀,各个边郡安家落户的,可以分房分地,发种子发农具还发牛,实现拎包入住,一站式服务,这属于鼓励。此办法得到了那些已经失去家人或是家里穷苦,多养不起一张嘴的退伍老兵们的一致欢迎。

还有因伤致残的老兵,可以集体退伍,集体安置,大家在一起办养猪场、养鸡场、养鱼场啥的,算是搭伙过日子,尽可能的自食其力。同时要求各个地方必须给予帮助、照顾,不仅要税赋全免,每年还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免除伤残老兵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算是助力。

而最后,也并不绝对禁止退伍老兵返回原籍,但是,只有一笔退伍补贴金,既不给安置工作,也不给分房分地。如果这个退伍老兵原籍就在地广人稀之地,可能还好说,回家之后村里也给分块地。

可如果他家是在洛阳的呢?

洛阳现在都有人开始炒房地产了,哪还有空地儿给退伍老兵们分啊?吃完退伍补贴金,就得想办法自己讨生活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汉人自古恋家,走的远了,大老爷们也能想家想的哭鼻子。可是现在,经过董卓祸乱之后,洛阳恢复的人口已经又突破了百万,然而有些边地,可能一郡也才几万人,还不如腹地的一个县,甚至是一个乡的人多,人口分布严重失衡。

这也是必然现象,所谓大城,不就是人多热闹嘛。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名义上凉并、幽州全都恢复了制度,但是缺少汉人百姓,仅靠军队驻守,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可能更快更好的进行融合。之前还有流民,在原籍活不下去了,只要能活,被安置在哪都行,现在要是把原本在各地生活好好的百姓强行迁徙,以充边塞,那估计闹出的乱子得比黄巾还猛,刘汉少也就真的成了天怒人怨的昏君了。

此举一出,天下哗然,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娃在当兵服役的人家,可能原本想着兵团和B级军团平时不打仗,危险小,娃们当几年兵就回来了。可是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想要自家的娃有出息,最好是别回来,这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