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大忽悠帝 > 第380章 印钱数钱和赚钱

第380章 印钱数钱和赚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话太对了!

从前的子钱家,利钱高的吓人,谁家一旦借钱过活,就等于是准备卖房卖地,甚至是卖儿卖女了。而那些商贾原本就是有钱人,在这些人之中,需要或是真敢借钱去做大生意的,其实也没几个。

这……就尴尬了。

我们死乞白赖的要搞银行,真要是搞起来了,存着大笔的钱,能生锈长毛都花不出去,岂不是要贻笑大方?

“孟德说的好哇!”

刘汉少猛的一声大赞,把沉思中的众人都吓了一跳,就连曹操也脑门黑线,心里话说,陛下,您到底听明白我说啥没?我是想笑话他们想发财都想疯了,结果把天下钱财都装进银行里,反而花不出去!

然而,众人却听到刘汉少说:“花钱,是一门科学!以前,朝廷总是想着把税赋都收上来,觉得把钱塞进府库里,就是富裕,殊不知,塞进府库里的钱其实不是钱,就是一堆会生锈的金疙瘩。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虽然朝廷轻徭薄赋,但是地方官吏,贪得无厌,层层割剥,最终使百姓不堪重负,也危害到了国家的安定!所以,哥想着,以后咱们就从税收上入手,给地方留下一定的比例,让地方主政官员手里不单有权,还有钱,可以建设地方,搞活经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个话题比较揪心,说的好像咱们不搞银行,地方官吏就都是坏蛋似的,身为首相的杨彪立刻问道:“还请陛下为群臣解惑。”

解惑?

刘汉少自己都似是而非,纯属傻大胆,要是能解惑才怪了,但是,人家会忽悠,会打比方啊!

“比方说,一个县,今年收到十万钱税款。上交七成,留下三成。这三成就是三万钱,又其中之四,属于地方工薪署,其中之六属于地方财政局。说工薪署钱少,官员们不够分发俸禄,那只能说明这个县比较穷,让他自己厚着脸皮朝上边讨要补贴。反之,一个县要是有百万钱的税款,不单能发足官员们的薪俸,还能再多发一点奖金。”

刘汉少喝了口水,想了想词儿,又继续说道:“至于说,如何具体使用财政局的钱,那就由当地主政官员说了算,这同时也是考验官员能力与智慧的事情。再比方说,咱们现在不仅在修建青天大道,同时还修建各州与京师之间的道路。如果有一个县,距离州道比较近,肯拿出一些钱来修建县道,连通了州道,那么他们这个县往后交通就会方便许多,赚到大钱,富裕起来的机会也会更多。百姓们富裕了,就会缴纳更多的赋税,这个县的地方财政也会越来越多,官员们也能做更多的事。由这样的官员来为任地方,百姓们能不欢喜吗?”

右相荀彧,有感而发:“陛下所言,大智大善。国家从被动花钱变成主动花钱,不单朝廷要学会花钱,各个地方也都要学会花钱。花钱才能有所作为,花钱才能造福地方,要想当好官员,就得先学会花钱呀!”

“嗯,是这个意思。文若这番花钱论,总结的很好啊!”

得到刘汉少的当众赞扬,荀彧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众人看的哈哈大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笑个啥?如果没记错的话,大家原本好像都是奔着怎么赚钱来的,为毛现在只是解决了花钱的问题,都还高兴的不要不要的呢?

…………

右相荀彧都说话了,左相黄琬也得刷一下存在感,疑惑地问道:“陛下,假如县中能留用税赋,郡中、州中是否也都能留用?若是一县尚且留用三成,州郡即便与县中等同,那朝廷也只剩下一成税赋,岂非无钱可用?”

“县中若是留三成,郡中就只能留两成,州中一成。”

刘汉少这句话猛然一听,好像很没道理,但是再仔细想想,却又大有道理。一个县再富,也只有一个县,一个郡再穷,也是由若干个县组合起来的,所以,郡中的两成肯定比县中的三成要多得多。同样的道理,州中哪怕只有一成,也会比郡中留用多得多,而朝廷中枢最后收入最大一份税收,用于支持国家用度,各自大型建设以及平时储备资金。

同时,这样的做法,也可以“扶县、平郡、抑州”,因为大汉的州实在太大了,要是留下的钱太多,他们能干的事也就太多了。

想通这一折之后,众人也都慎重地点头赞同,赚钱事小,朝廷安稳最重要,前些年实在是把人都闹腾怕了。

最后,刘汉少又总结说道:“如此一来,汉金联合储备库专管印钱,大汉国家银行专管数钱,鼓励国人百姓多多赚钱,咱们的钱也就真正变成了钱,咱们大汉也就会逐渐兴旺,蒸蒸日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