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大忽悠帝 > 第282章 军府扩大讨论会

第282章 军府扩大讨论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听韩遂又道:“卑职蒙陛下不弃,忝为兵武右部,负责老兵退伍安置与新兵征召入伍之事。陛下与军府一直实行精兵减员之策,使更多壮丁归乡务农,充实田亩,此乃善政。但是,汉正军还从未有过民间征兵、募兵之举,卑职以为,此乃弊政。若不及早征募,以备将来之需,三五年之后,如今的军中精锐,又能留存多少?如今我朝征兵之制已有令难行,若是天下百姓渐如洛阳一般富裕安定,将来恐连募兵之制也难以通行。所以,还请陛下及早恢复制度,以备将来。”

就是说,害怕将来生活安定了,哪怕是多给钱,大家也都不愿意再拼命打仗了呗。

韩遂说的一点都没错,别看现在刘汉少想尽量的让更多的人放下兵器,回到田地里耕作,但是,如果不及早把制度制定好,将来想把生活富裕的百姓拉去当兵打仗,恐怕要比征募无衣无食的百姓难上千百倍。

“行了,我说兄弟们哪,今儿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回家吃口饭,泡个澡,明天再议吧。”

在座众人,脑门黑线,这皇帝咋这么抠呢?开会开到半夜,连顿工作餐都不管吗?

…………

接下来一连多日的会议,在不停的商讨、辩驳、争执、再商讨之中,一些事情也渐渐有了眉目。

首先,命高节回师,甭管是护送还是押送,把呼厨泉和去卑以及那些贵族和将领都弄到洛阳来。高节率大军在外征战已久,假如再不回来的话,就算刘汉少丝毫不疑,恐怕别人也会说三道四,背后议论。

其次,投效和投降必须区别对待,所以要从呼厨泉那些兵马之中,抽选精锐之士,补充到汉正军各个部队,以后就是袍泽兄弟,不许区别对待。至于去卑的兵马,老弱伤残全都放回去,没粮养他们,精壮分别送到河东、上党、河内等地。

因为上党、河内都是产煤之地,尤其是河内,可将河东炼出的钢铁运送至此,再进行加工制造,一来便于中枢监管,二来可以繁荣河内。

第三是要御府检察司与审判司通力合作,尽快整理各地监狱积压案件,凡是那些因为交不起税,饿急了偷只鸡之类的,能放的全放了,而那些杀人作奸的重罪刑徒,也全都拉出去干活。

甭管是羌胡俘虏,匈奴俘虏,还是汉人刑徒,重要的是“掺沙子”。比如一个一百人的修路队,匈奴俘虏六十人,羌胡俘虏三十人,汉人刑徒十人,这就算是分成了三股。而胡奴六十人之中,也不能让他们都来自同一个“村”,这个部落,那个部落,谁也不认识谁的才往一块整,羌人俘虏和汉人刑徒亦然,这就算是分成了很多股。将来再想闹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其实这种“掺沙子”的办法看似简单,却能处理很多根本问题,比如现在汉正军的A级军团,一个班的兵士都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地方。再比如把太行山贼安置到并北,除了充实边塞之外,刘汉少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融合。又比如本地不为官的三互法,太阳底下无新事,该抱团的时候得众志成城,不该抱团的时候就得一盘散沙。

孔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纯粹是孔子“胡七八曰”,烩菜大乱炖,其实才是王道!

从高陵回来的时候,遇到修路的羌人俘虏,当时有的羌人俘虏还说在大汉干活能够吃饱穿暖。这话不能完全算是奉承,毕竟他们从前生活的那地儿比洛阳冷多了,而他们又都是一些穷的可能只剩下身上的毛是自己的那种人,自然觉得到了天堂。但是,当俘虏还能吃饱穿暖,这种事情怎么着也不好全信。果真如此的话,大汉那么多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还不得全都抢着去当俘虏呀?

所以,第四条有些阴损,无论是交际部的修路队,水利部的挖坑队,还是各个挖煤队挖矿队,所有俘虏营的伙食之中,允许使用棉籽油。

现在的棉籽油无法检测是否达到食用标准,估计很悬,李二娃他们倒是知道其中潜藏的危害,但是谁会说出去,谁又敢说出去?

再所以,此令一出,立刻遭到不少爱卿的反对,理由却是嫌皇帝对那些俘虏过于优厚!

优厚吗?

油吃多了,粮食就会吃的少,既然连俘虏们都在盛赞陛下天恩浩荡,哥又何必纠结与此?反正将来即便那些人有幸获得自由之身,估计也都过了生娃的年纪。

很多水泥厂撺掇着袁谭来找刘汉少要俘虏,估计是尝到不要钱的大牲口的甜头了,但是被刘汉少训斥一顿,给拒绝了。因为这些俘虏只能当作劳力使用,而水泥厂的技术含量太高了,再者,让这些人用惯了压榨之法,自己想要推行的保障工人工薪之策,恐怕更加难以实行。他们都是鲨鱼,可是现在还不到让他们见血的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