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大忽悠帝 > 第235章 种申甫被困祋祤

第235章 种申甫被困祋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来人中为首的笑着又说道:“我们不是,炊事班的都在忙着做饭呢,所以就让我们给送来了。”

如此说法,倒也合情合理,别以为炊事班的任务轻巧,半夜就得起来做早饭,等到别的兄弟都吃完晚饭,他们还得接着收拾,这一天天的也没个能歇着的时候。

听了对方对答,值夜班长这才疑心尽去,下令值夜的兄弟们都过来吃汤饼,然而等到兄弟们都兴冲冲地围拢过来,打算暖和暖和肚子的时候,送汤饼的这些人却偷偷抽出了刀。

若是有人在河东与白波贼打过的交道多,或许就该认出来,这群送汤饼的为首之人,赫然便是在河东混战之时失去踪迹的白波贼余孽,韩暹。

从河东逃走之后,韩暹一直隐匿在左冯翊,后来又悄悄派人去与郭太取得了联系,而他也因此成为郭太攻略三辅的一张重要暗牌。混入修筑工事的队伍,半夜袭杀哨兵,打开营门,屠各部白马铜帐下三万胡奴,直取第二旅大营。

危机之时,淳于琼却酒醉未醒,虽然各团、营纷纷抵抗,奈何胡奴势大,又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很快便被击溃。

淳于琼赤膊冲出营帐,见此情形,羞怒交加,势如疯虎一般提刀杀向胡奴领军当户,却被一众胡将群攻,身死当场。

眼见胡奴已不可敌,第二旅参谋长立刻建议副旅长何曼,率军向附近山中后撤。何曼以为参谋长怕死,扬言要执行军法,怎料参谋长亲自带人断后,亦壮烈殉国。无奈,何曼率残部后撤进山,第二旅幸存将士,仅千余人!

…………

祋祤县,介于上郡漆垣与左冯翊高陵之间,由三关口而往,不足两日便可抵达,若是轻骑而出,更是一日之距。

如今,左冯翊郡长种邵、种申甫就守在祋祤,与他同在的还有左冯翊城管支队长韩当、韩义公。此时的韩当虽然还是一身城管队服,但是手中的尚方宝棍已经换成了汉正军的军刀,所以,韩当他们是头一波“带刀城管”。除此之外,尚有一个驻守左冯翊的B级团,加上韩当的城管支队,大约两千余人。

话说当初为了救灾,安稳民心,各个受灾郡县曾经都运来不少粮食,得益于此,支援第二旅的工作倒是不太难,然而,也愁困于此,种邵不舍得把这些救命的粮食丢给胡奴劫掠,所以,转移后撤百姓的同时,还要转移这些粮食。

一听说胡奴要来,能跑的百姓都跑了,所谓转移,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那些走不动道的和救命粮食,就成了种邵最犯愁的问题,好在高节早早地派出了张辽旅前来协助,可算是帮了种邵的大忙。

华雄已经后撤回来,说是胡奴将至,要种邵他们也赶紧撤退吧,然而种邵也拒绝了华雄的意见,言说要与第二旅齐心抗奴,在第二旅没有撤回来之前,他是不会自己一个人先撤的。华雄自然没有权利给种邵下命令,所以只得一边在祋祤城外扎营休整,一边迅速派出通信参谋赶往长安,请求下一步的行动指示。

次日午后,胡奴前锋已抵祋祤城下,由于兵力悬殊,华雄没有与之接战,率军向西退却。胡奴前锋转而攻击祋祤,城内兵马避而不出,依城据守。次日再战,胡奴前锋攻击异常猛烈,飞矢如蝗,遮天蔽日,甚至连在城头上指挥战斗的B级团团长也中流矢而亡。

眼见祋祤难保,关键之时,华雄又率军杀回,直冲胡奴前锋的营寨,如此,暂解祋祤之厄。然而华雄部却被胡奴前锋围困,一时难以脱身。

冲营之前,华雄已命所部通信参谋向祋祤传信,要种邵趁着自己拖延胡奴之隙,立刻撤退。而韩当也向种邵谏言,既然胡奴前锋已通过三关口,想必第二旅无力抵挡,已经撤入附近深山,自己这些人留在祋祤已无作用,更主要的是,城内没有兵马,绝然无法固守。

种邵也知道,自己这些人再留在祋祤非但无益,甚至还可能拖累军队,于是,当即率众撤离。哪曾想,刚刚离开祋祤没走多远,便有一部胡奴衔尾追杀而来。

胡奴人多,即便围住华雄,也还是能分出兵马追杀种邵。可是骑兵追步兵,种邵这些人又该如何逃遁?只是低着头往前跑?那肯定跑不了多远就得被人家追上,一个个砍死。

危机之时,韩当血往上涌,将手中的军刀一扬,大声喝道:“兄弟们,我等也曾是兵将,是堂堂的大汉男儿,岂可弃甲曳兵,狼狈而走?今日便在此处与胡奴一决生死!”

别看人家韩当只是一个城管队长,可平时操练手下的小城管们,一点不比军队差。要说这些城管没有害怕的,那是假话,可是他们的确都是当初军队挑剩下的“老兵”,也都知道,眼前这种情况,只顾撅着腚往前蹿,肯定是不行的。

反正队长已经带头往回杀了,死活都是这一回,所以纷纷扭头,跟着韩当反向胡奴追兵杀过去。

城管们手里有藤盾,现在又有军刀,转身就是现成的刀盾兵,可惜他们人数太少,又没有弓弩与铠甲,这要真是杀回去,基本上和送死无异。怎奈形势危急,无可逃避,所以这群城管选择了逆行,宁愿胸前中箭,不愿背后挨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