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大忽悠帝 > 第83章 墨迹死的大将军

第83章 墨迹死的大将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听了袁绍的建议,何进让府掾王匡与骑都尉鲍信都回泰山老家摇人,还从西边摇来了前将军董卓,从东边摇来了东郡太守桥瑁,又让武猛都尉丁原火烧孟津,各个声称要消灭宦官。

也不知道丁原这老小子是怎么放的火,孟津渡口火光冲天,在洛阳城里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不知道又有多少无辜百姓因此遭殃?就是这把火,彻底烧没了刘汉少对何进的最后一丝幻想,决定看着他死,毫不惋惜。

侍御史郑泰对何进说:“董卓凶悍,不讲仁义且贪得无厌。假如朝廷授以兵权,他将为所欲为,必然会威胁到朝廷的安全。您作为皇帝他大舅,掌握国家大权,可以依照本意独断独行,惩治那些罪人,实在不应该依靠董卓作为外援!而且事情拖得太久,就会起变化,先前窦武之事的教训并不久远,应该赶快决断。”

原本的历史上,尚书卢植也是劝谏何进不要让董卓来京的。可是现在的卢植早已被人忽略,甚至从刘汉少登基以来,连入宫授课都免了,现在到底这家人在哪儿,也根本没人知道。

何进不接受郑泰的谏言,郑泰愤然辞官,临走还对荀攸说,何进不是个容易辅佐的人。

皇宫外面,何进闹的鸡飞狗跳,皇宫里边,何太后大发雷霆:“都想来找老娘弄事啊?看老娘死了男人,好欺负是不是?来啊,互相伤害啊,看老娘怕不怕!要是连几个宦官都保不住,老娘这个皇太后就不当了!”

这就尴尬了。

何进到处摇人,无非是想吓唬吓唬何太后,好让她同意除掉宦官,肯定不可能真的打倒她呀,那样的话,自己这个大将军也没得玩了。现在何太后死活不同意,粗话的如之奈何?

恰在此时,车骑将军何苗也跑来劝何进:“老哥唉,出口气,意思意思得了。当初咱们一起从南阳来,出身贫贱,多亏了这帮木有小丁丁的帮衬,才有了今天的富贵。都是国家大事,哪儿那么容易搞啊?水泼出去可就收不回来了,您了得多想想。不如让他们摆几桌酒,给您道个歉,暂时和解算了。”

此时董卓已进军渑池,何进也更加犹豫不决。当初先帝在世,诏董卓入京,他都不来,又用玺印诏书命他去并州,也敢阳奉阴违,迟滞拖延。为毛现在自己一吆喝,他就玩命地往京城赶,难道真是自己长的太帅,魅力大?边兵多勇,董卓要是真带这么多兵马进京,自己也不好控制……于是,何进又立刻派谏议大夫种邵拿着皇帝诏书,阻止董卓入京。

…………

话说董卓接到何进的命令,立刻上路出发。同时上书说:“中常侍张让这帮子阉宦,利用皇帝宠信,扰乱天下。俺都听人家有文化的说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弄破脓疮虽然疼痛,也比由着它向内侵蚀脏腑,要了小命强吧?从前赵鞅统率晋阳的军队来清除君王身边的恶人,如今俺敲锣打鼓来到洛阳,请求逮捕张让这帮子阉宦,以清除奸邪!”

董卓大老远的跑来,这都走到渑池了,不让往前走了。怎么着,怕让报销车马费啊?当下,拒不奉诏,率兵进入河南。括弧,此“河南”并非后世大省,也非汉朝河南尹,而是河南尹所辖一城,周时洛邑。《汉书?地理志》记载,“河南,故郏公式地。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

种邵奉命又来迎接尉劳董卓的军队,并坚持劝令他退军。董卓疑心洛阳政局已发生变动,命手下拿着刀枪吓唬种邵。种邵大怒,以皇帝的名义批评了他们,兵士们害怕,纷纷散开让出通道,于是种邵上前当面责问董卓。理屈辞穷,董卓也没啥好说的了,只得撤军回到夕阳亭。

…………

袁绍担心何进犹豫反复,就进言说:“如今咱们与那帮阉宦已经势如水火,将军您还犹豫个啥?事情拖得久了,莫非您还想当第二个窦武?”

于是,何进命袁绍假节,有不需请示就逮捕、处死罪犯的权利,又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袁绍一边派人侦察宦官动静,一边催促董卓等人,让他们紧急上奏,在奏章上声称要进兵平乐观。

如此一来,何太后终于有点害怕了。进兵平乐观,那不是要到老娘眼皮底下闹腾么?于是,将中常侍、小黄们都踢回了家,只留下何进信任的一些人守在宫中。

宦官们都带着奇珍异宝,财货无数,跑去何进那里请罪,又是磕头又是作揖,表示愿意听从何进一切处置。

终于把这帮“木有小丁丁”的斗趴下了,何进满足地说:“天下动荡不定,只是因为厌恨尔等。如今董卓就要进京,那可是个糙货,到时候要修理你们,可别赖我没提醒。所以,你们最好还是趁早收拾收拾,回各自的封国去吧。”

这不是放虎归山么?

袁绍一听这话就急了,赶紧劝何进趁机将阉宦一网打尽,怎奈何进已经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好说歹说,就是不肯。于是,袁绍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假借何进名义,要各地官府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木有小丁丁”的这回算是栽了面儿,但是因为何进墨迹的实在太久,他们也探听到不少消息,而且越听越心惊。老窝都要被抄了,这是赶尽杀绝的节奏呀!于是,打算做最后的殊死一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