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万兽无僵战记 > 第135章 毛家茅山术

第135章 毛家茅山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是因为如此,毛建人与马苏华从小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他俩并没有相依相偎,相爱永远,成为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或许是两人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加,日新月异的变化,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不可苟同的分歧,关系日渐疏远,进而没有挽回的余地。或许是这种亲密无间仅仅只是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友情终究没有质变为爱情。但毛建人似乎幡然悔悟,回心转意,托人拉关系进入这所学校,为的就是重获马苏华芳心。只是马苏华会不计前嫌,重回怀抱吗?不好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凌天奇的出现已经滋生不好的苗头,事态不容乐观,如果任由凌天奇与马苏华纠缠不清发展下去,男欢女爱,柔情蜜意,那是大大的不妙。当务之急,必须清除康庄大道上凌天奇这个碍事的路障。为此,他不惜打算动用家传的茅山密法,尽管祖上有训,凡习毛家茅山术者,只可帮人,切勿害人。

毛家作为可以和马家相提并论的卫道家族,其杀鬼斩妖的法术自然厉害无比,乃是源自道教茅山。相传明清时候,“南毛北马”并非“南毛北马”,而是“南茅北马”。南茅是说南方大多都是茅山术。茅山术,传说中的神秘道术,初时又称“玉女喜神术”,据说用纸符施咒之后能够驱鬼、降魔,令人心生敬畏。茅山术发展至今,经过不断演变,已颇为成熟,有其自己的教义,许多部分融合为一体,不似初时主要以道派道术为主。修习此派法术者,多以符、咒借灵异灵力助己行事。北马是指出马弟子,即人类认野仙作师,多是黄鼠狼、猫头鹰、穿山甲等通灵的动物,亦可说修炼成精、有些道行的妖怪,于供奉某种信物,出马时得到野仙的某些能力,或者是说请野仙上身。而出马弟子则可以运用野仙给予的异能,上天入地,驱邪治怪。“南茅北马”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但清末民初,两者衰弱,没有当年呼风唤雨、威风八面的势头。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时风头正劲的正道名人便是传承千年、向来传女不传男的马家掌门人,马玉茹的母亲马金陵;和初出茅庐,入世降魔的茅山道长毛小芳。

以灭杀僵尸为家族使命的马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马金陵,传她为马家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把让马家鼎盛繁荣、经久不衰的马家诛字决练得登峰造极,凭借诛字决威能,斩杀二代僵尸,血战两位一代僵尸而不败,扬名天下,名噪一时。而僵尸道长毛小芳的威名更不用说,唯一一位将茅山法术融会贯通的旷世奇才,又借鉴其它道学名门的法典,采百家之所长,练成独具一格的茅山术,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见了统统都得靠边。能力之大,天仙阎王都要给几分薄面,被他消灭的吸血僵尸更是不计其数。作为当时正道的领军人物,两人双剑合璧,简直所向披靡,无人能敌之。

无独有偶。正在此时,凶名远播、恶贯满盈、行踪不定的僵尸王将臣破棺出世,嗜杀成性,杀人如草,涂炭无数生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更可怕的是将臣手下,一些甘愿俯首称臣,助纣为虐的初代吸血僵尸在无数死尸里种下僵尸精血,导致无数中级僵尸诞生,不仅到处吸血,老弱妇孺、飞禽走兽全不放过,一律吸干,而且疯狂制造低级僵尸再去杀人吸血,最终引发震世尸乱。

大祸临头,两人义不容辞,号召正道各方人马,围剿将臣。屠杀僵尸。大战七天七夜,尽管将臣的实力毋容置疑,手下的初代僵尸也是强得离谱,连杀几位正道大能,但通过正道各掌门的协助,在毛小芳、马金陵的合力攻势下,依然败落下风。活了无尽岁月的老古董眼见不妙,只得暂避锋芒,溜之大吉。两人乘胜追击,从南到北,自东向西,痛下杀手,企图消灭这颗乱世灾星。斩断祸乱根源。将臣深知自己敌不过,不敢恋战,落荒而逃。领头的落败,一众僵尸溃不成军,尽数伏诛,神灭形消。但几个初代却也逃之夭夭了。

不过僵尸王就是僵尸王,纵使“南毛北马”两位法学天才联手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让他永远沉寂。但“南毛北马”的名号却彻底打响,受当时正道各士的尊崇,众望所归,声名远播。自此,“南毛北马”正式取代“南茅北马”,这个特指也被赋予新的意义。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譬如僵尸道长毛小芳这样的强人也经不住时光的荏苒代谢,日渐衰老,英雄迟暮,终于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纪。追杀将臣的事也耽搁了下来。入世还俗后,过上平凡人的生活,娶妻生子,延续香火,且收下两个闹腾顽劣的徒弟。茅山法术也倾囊相受,传给下一代。

到了毛建人这一代,声名赫赫的弑邪茅山早已成为和马家齐驱并驾的强大驱魔世家。谁都知北有驱魔龙族马氏一家守正辟邪,南有弑邪茅山毛氏一家捉鬼除妖,两家辅车相依,除魔天地间,维护正义。入世修行的一众人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毛建人在这样学法护道的家庭里成长,耳濡目染,虽没有将家传秘法融会贯通,成为祖上僵尸道长毛小芳那样数一数二的高手,金字塔尖般最强,但也绝不会次得垫底,谁都斗不过,干啥啥不行,家传秘法的皮毛都学不会。

毛建人打定主意使法术捉弄凌天奇,当晚便付诸行动。毛家秘法脱胎于道教名门茅山,虽杂糅百家法典。但根基是正宗的茅山法术,自然与茅山法术有诸多相似之处。朦胧夜色,三张道教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头顶天光神态超然,各持法器正襟危坐的神像挂于中堂。画像前一半人高的方形飞边香案。香案上平铺一块中间绣有道家八卦的黄布,布上扯一紫檀香炉。炉里焚三根小指粗的线香,两只豆大火焰的蜡烛。香炉前果蔬肉糜、纸钱元宝等贡品满满一桌。一身黄袍道人打扮的毛建人背负一柄剑尾系红缨的红漆桃木剑,收回用火柴点蜡烛的手,脸色冷峻。

焚香,开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