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我扶苏绝不狗带! > 第45章 命如野草的一批人

第45章 命如野草的一批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无论大臣们信还是不信,扶苏都让工匠们慎而慎之的,将粮种全部种了下去。

其余的,就等粮种长出来了!

接着,就是开仓放粮!

既然已经有了新的粮种,大量的优质小麦、大麦、优质杂交水稻也已经种了下去,就不担心来年没有粮食吃。

如果真的出现意外,导致来年收不上粮食,那也是老天坑他,绝对不能耽误到今年的放粮!

再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大秦有十年以上存粮呢!他用上一年又如何?

古人存十年粮食,是因为古人收不上粮食。

而他随便用粮食,是因为他有能力创造更多的粮食!

所以,就随心意来吧!

很快,随着大量民工返乡共同进行的,就是大量粮食从咸阳的大型粮仓,被一批批带出,派往灾区。

随着粮食派下去,共同下去的命令,是扶苏的一句口渝。

“务使百姓吃饱,使得天下人人无受饥饿之苦。”

下属接粮人员,不论到了哪一层级,都要传达这一句口令,让百姓放心吃,大胆吃,度过灾情!

阳瞿县是位于西部大秦咸阳和山东各郡中间的一个郡县,一直作为两边枢纽所用,因此日子很不好过。

以往征收徭役之时,徭役来往都要经过阳瞿县,吃喝拉撒都在县中,虽说徭役都要自带粮食,可是这时往往年景不好,十中有九是灾年,许多人粮食不足。

经常到了阳瞿之时,粮食就被吃光了,一些人肚子饿极了,就会打起阳瞿中百姓粮袋的主意。

其中,本来是百姓的还好,怕坐牢,会有所收敛,带足粮食。

要是本身是罪犯被征发徭役的,那就毫无顾忌了。

再犯罪也不过是被派出徭役,不然,朝廷用大牢养着他,还浪费粮食,杀了又浪费人力。

所以,无论怎样都是徭役,那为何还要收敛?

这时,肚子饿极了的罪犯们,就会直接抢阳瞿百姓的粮食,抢了就吃,吃饱了上路。

而这样的事,当地县令向上汇报,往往无疾而终,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强行忍了这一口气。

以至于,甚至传出了这样一首歌谣。

“阳瞿县,羊群县,羊群存了新鲜粮,狼群来了吃饱腹,吃饱腹了就上路。”

唱进了阳瞿县的悲哀。

以往,也就这样过去了。

徭役奴隶们吃饱了,到长城或是骊山,或是北地去戍边,阳瞿县又能得到一年修养,也算是勉强安稳了。

可是今年,完全不一样!

秦王扶苏元年,竟是历代十年以来,年景最差的一年!

先是大旱,又是刮大风,涨大水,百姓们的大麦耐干,勉强扛过大旱了,又遭遇到风吹雨打,如今,算是全倒在地里了!

可这样,县令却怎么也不肯往上报,说是新皇第一年,灾情太多是上天不和,不详之令,让大家忍一忍,拿出往年的粮食来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