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118章 八王之乱 续43

第118章 八王之乱 续4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初的时候,司马颖奏表匈奴左贤王刘渊任冠军将军,监理匈奴五部的事务,让他在邺城统领军队。

刘渊的儿子叫刘聪,勇武过人,博览群书,很有文采,用的弓力大无比,年青时候到京都游历,京都名士都愿意与他结交,司马颖任用他做积弩将军。

刘渊的堂祖父刘宣是匈奴右贤王,他对他的族人说:“汉朝时,我们的先人与汉朝约为兄弟,同甘共苦。自汉朝灭亡以来,魏、晋兴起,我们的单于徒有虚名,不再拥有一寸土地。其余的王侯,地位和百姓没有什么差别,现在我们虽然衰落了,但是,人口也超过两万以上,上天如果不想让匈奴兴盛起来,是不会生出刘渊这个人的。如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之内的动乱如同锅内烧开的水一样沸腾,光复匈奴人的伟大事业,就是这个时候。”

于是,匈奴人召开会议,谋划着要复兴,会上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刘渊的亲信呼延攸去邺城把会议的情况向他汇报。

刘渊得到情报,担心司马颖不让他离开,借口回乡要参加葬礼,司马颖把这些贵族留在身边,相当于人质,就是怕这些人回到地方,拉起队伍,和自己作对,因此,司马颖没有答应。

刘渊让呼延攸先回去,告诉刘宣等人,召集五部人马及其他少数民众,表面上宣称响应司马颖,实际上打算背叛他。

不久,东赢公司马腾、安北将军王浚起兵讨伐司马颖。

刘渊对司马颖说:“现在幽州、并州二镇的将领猖狂之极,兵力十多万人,恐怕禁卫军及附近郡县的兵力不足以抵挡,我请求回去,劝说五部的人马来共赴国难。”

司马颖说:“五部的人马果真能发动吗?即使能前来参战,鲜卑、乌桓士兵来去如电,也不是轻易能抵挡的。我打算护送皇上回洛阳,避开他们的锋芒,接着再昭告天下,以叛乱的名人,名正言顺的制服他们,你觉得怎么样?”

刘渊说:“殿下是武帝的儿子,为朝廷立过大功,美名传遍天下,谁都愿意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情况下,征发士兵有什么难的呢?王浚就是个小人,东赢公是关系疏远的皇亲,他们怎么可以与殿下抗衡呢?殿下如果离开邺城,那就是向人示弱,还到得了洛阳吗?即使到了洛阳,恐怕殿下不一定还能掌握权力。希望殿下勉励部众,安抚好他们,我请求用二部匈奴兵为殿下攻打东赢公,用三部匈奴兵去攻打王浚,高悬二人的头颅在邺城之上,指日可待。”

司马颖非常高兴,任命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等职务。

刘渊回到左国城(今山西方山县),刘宣等人给他封上大单于的称号,短短20天之内,就聚集了五万人,建都离石(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封刘聪为鹿蠡王。

刘渊派左於陆王刘宏率精骑5000前去和司马颖部将王粹汇合,共同阻击司马腾的并州兵,可惜的是刘宏还没有赶到,王粹已经被司马腾击败,刘宏无功而返。

王浚、司马腾联合起来向王斌发起进攻,王斌惨败。

王浚又派主薄祁弘担任前锋,发起平棘(今河北赵县)之战,在平棘打败石超。

祁弘乘胜前进,逼近邺城。

战败的消息传来,邺城的官员和百姓非常震惊,四处逃散。

司马颖也很恐慌,卢志劝司马颖挟持惠帝返回洛阳。

当时还有士卒15000人,卢志连夜部署分工,早上将要出发的时候,司马颖的母亲、程太妃不愿意离开邺城,司马颖也犹豫不决。

关键的时刻还犹豫不决,士卒及身边的人受不了,大家干脆逃命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