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109章 八王之乱 续34

第109章 八王之乱 续3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马囧又一次如打太极式地表示感谢说:“不是您,我无法听到过失。”

孙惠是司马囧的户曹掾,看到司马囧日益骄横专制,令天下人失望,就给司马囧上书:“天下有五难,四不可,而您已经全部具备。”

哪五难呢?

不避艰险迎难而上,是一难。

聚合天下英雄豪杰,是二难。

与将士同甘共苦,是三难。

以弱胜强,是四难。

振兴恢复帝业,是五难。

哪四不可呢?

不可永远地享受大名。

不可永远地夸耀大功。

不可永远地把持大权。

不可永远地保持大威。

孙惠继续说:“您做那些难事而不以为难,处在不可的境况下还自以为可以,这就是我为您担心的地方。您应该考虑功成身退,把重任交给长沙王或成都王,然后体面地返回自己的封地,那么辞让天下的吴太伯、辞让国家的曹子臧就不会在历史上独享美名了。您现在忘了高处的危险,贪图权势而饱受猜疑,即使在官位的高台上遨游,在皇宫重地自由出入,我认为现在的危险超过了您兵败颖上、阳翟的时候。”

司马囧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肯定不会主动交出权力,回到自己的封地,因此,不会听孙惠的,孙惠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孙惠主动请病假,回家养病去了。

吴太伯的典故是怎么回事呢?

吴太伯的故事比较久远,还是在商朝的时候,周部落首领叫古公亶父,正妻生了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有了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将来传位给姬昌。

太伯知道了父亲的想法,为了成全父亲,他就和二弟迁居到荆蛮之地,纹身断发,表示自己不继承君位。

太伯与仲雍迁居荆蛮之后,当地土著人认为太伯有仁有义,就纷纷追随他,并拥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尊称他为吴太伯。

吴太伯带领当地人开山种地,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

周武王灭商后,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

太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

曹子臧的典故是怎么回事呢?

子臧是春秋时期曹国国君曹宣公之子,曹宣公死后,公子负刍杀了太子自立,是为曹成公,各诸侯国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晋国比较强大,由晋国出面抓住了曹成公,想要让周天子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主持大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