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101章 八王之乱 续26

第101章 八王之乱 续2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公元301年正月,散骑常侍张轨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张轨因为时局动荡,便暗自图谋占有河西之地。

张轨上任后,凉州地区的鲜卑族叛乱,盗匪猖獗,张轨率领军队进行讨伐,剿灭匪盗,斩首10000多人,于是,张轨在河西一带的凉州地区威名远播。

张轨在河西地区任用得力谋士,兴办学校教育,倡导文明礼仪,凉州地区治理的井然有序。

司马伦和孙秀很相信巫鬼、妖邪之说,孙秀让牙门赵奉假称晋宣帝司马懿的神语,说尽快让司马伦入西宫称帝。

散骑常侍司马威,是司马望的孙子,一直对司马伦阿谀奉承,拍了很多马屁,司马伦就给他兼职为侍中,给足了好处,就让他去逼宫。

于是,司马威被派去逼迫惠帝交出皇帝的玺印和绶带,作禅让帝位的诏书,又派尚书令满奋持符节取来玺印和绶带,交给司马伦,表示惠帝已经禅位给司马伦。

司马伦假装谦让不接受,宗室诸王及公卿大臣都纷纷再劝进,这样,司马伦才同意。

左卫将军王舆、前军将军司马雅带领全副武装的士兵进入宫殿,以威赏明示三部司马,所以没有人反对。

当天夜里,派张林等人驻守各门。

接着,司马伦乘皇帝的专车进入皇宫,即帝位。

同时,惠帝则从华林园西门出宫到金墉城居住,送行的大臣有尚书和郁、琅玡王司马睿、中书侍郎陆机,送到金墉城下后就返回了。

司马伦派张衡带兵看守惠帝。

司马伦加快了夺权的步伐,首先尊惠帝为太上皇,将金墉城改为永昌宫,废皇太孙司马臧为濮阳王。

其次,立儿子司马荂为太子,封儿子司马馥为侍中、京兆王,司马虔为侍中、广平王,司马诩为侍中、霸城王。

再次,封孙秀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张林及各位党羽都登上了卿、将的位置,大加封赏,所有同谋者都得到封赏,获封的人不可数,就连奴仆、杂役也得以加官晋爵。

每当朝会时,满是戴插貂尾、蝉羽等高官饰物的人,当时的人们对这种滥封官的情况编了一句谚语:“貂不足,狗尾续。”可见,西晋一朝,乱象频生的时候,官有多么的不值钱,只要你站队对了,就能高官,但是,过不久,就又失去了,甚至生命也随之失去了。

更离谱的来了,这年全国所举荐的贤良、秀才、孝廉等各侯选的官员都没有经过考试,各郡和封国在册的官员和16岁以上的太学生都成为正式官员,全国的郡守、县令在这一天都封侯,郡属小官吏全部举荐为孝廉,县属小官吏全都举荐为廉吏。

朝廷府库的储备不够封赏用,金银冶炼的速度跟不上来。

封侯的人太多,来不及铸印,有时就用无字的光板代替。

这么多人升官,大家都开心,也有冷静的人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德不配位的话,则会摔的很惨。

平南将军孙旂就是这样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