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88章 八王之乱 续13

第88章 八王之乱 续1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要钻核,又不伤李子,是个很难的技术活。

首先,核比较硬,有点难钻。

其次,这个很花时间,为了几个李子值得他花那么多时间吗?

王戎提拔人也是只看虚名,就是和他聊天投缘的人,他会提拔。

西晋时名人崇尚清谈,阮咸的儿子阮瞻经常去找王戎清谈,有天王戎问阮瞻:“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宗旨是相同还是不同?”

阮瞻回答:“将无同。”

将无同就是莫非同。

王戎对阮瞻赞叹不已,于是,征召阮瞻出来做官,当时的人们称之为“三语掾”。

这个故事记载在?晋书.阮籍传?。

可是,在?世说新语.文学?里,同样的故事,主人换成了王衍和阮修。

可见,历史年代久远,可以考证的资料很有限,只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西晋后期,由于司马衷无能,贾南风专权弄政,朝廷很多官员都不太关心国事,热衷于讨论玄学,以?易经?、?老子?为主要内容,开启了一股哲学思潮,一直延续到东晋。

王衍当时担任尚书令,乐广任河南府尹,他们二人都喜欢清谈,不理国事,由于他们名气很大,朝野上下很多人都仰慕并效仿他们。

王衍是山东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山东琅琊王氏是非常有名的世家大族,历史上名望经久不衰,人才辈出。

王衍是西晋末年的重臣,玄学清谈领袖,他的爷爷是曹魏幽州刺史王雄,父亲是平北将军王乂,堂弟王戎官居司徒。

王氏家族东晋的时候更是权势倾天,流行的说法:王与马,共天下,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这里的王,都是指王氏家族,出的名人更多,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等等。

这么一看,就知道王衍的影响力了。

王衍和他的弟弟王澄,喜好品评人物,前面介绍过九品中正制,指的就是这个,当时的人们都把他们品评的结果作为评价标准。

王衍小的时候就很聪明,仪表风神俊朗。

山涛在王衍还小的时候,见过他,对他赞叹了很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什么样的女人才可以生下这样的孩子!然而耽误天下苍生的,未必就不是这个人。”

乐广河南南阳人,出生寒门,天性淡泊,温顺简朴,不重名利,与世无争,受到卫瓘、裴楷、王戎等人的赏识,得以入朝为官。

乐广谈论的时候,通常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理,使人感到心服和满足,对于他不知道的事,他一般保持沉默。

乐广评价人,通常会称赞这个人好的一面,那么不用多说,这个人的短处也就摆在那里了。

王澄及阮咸、胡毋辅之、谢鲲、王尼、毕卓这些士人常常聚在一起,看淡功名,饮酒放荡,大呼小叫,高谈阔论,张扬个性。

有时喝醉了酒,即便裸体,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