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79章 八王之乱 续4

第79章 八王之乱 续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珧确实不同于杨骏,对杨骏的做法很有异议,因此,他曾经给武帝上奏,指出杨骏的所作所为不能代表他们全族,只希望有一天可以保全自己的家族,武帝也答应了。

很多官员也为杨珧说好话,因为有钟毓那样的先例,希望免除杨珧的死刑。

钟毓的先例是什么呢?

小贴士:

钟毓是钟会的亲哥哥,很了解自己的弟弟,他很担心自己的弟弟将来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祸事,有一次,他私下对司马昭说:“钟会这个人,虽然很聪明,才智过人,但是,喜欢玩弄权术,野心极大,不能不防。”

司马昭听后哈哈大笑:“如果将来果真如此,我只治钟会的罪,不会累及钟氏家族。”

公元264年,灭蜀之战后,钟会在成都谋反,兵败被杀,按理钟氏一族应该诛三族,司马昭依照承若,对钟毓一家网开一面,钟毓的儿子都遭到特赦,官爵没有任何影响。

杨珧也得到武帝的承若,杨珧说的就是这事。

可是,司马繇根本不听,贾南风的同党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只希望马上执行死刑。

杨珧不停地哭喊,老天啊,我有先帝的诏命。

司马繇不为所动,把手一挥,刀已经从杨珧的头上劈了下去。

这次被杀的人中还有文鸯,严格来说不算杨骏的党羽,为什么也被杀呢?

司马繇之所以要杀文鸯,纯属私人恩怨,司马繇要借刀杀人。

这事说来话长。

但是,我们先把核心的关系捋一下:文鸯的父亲是文钦,司马繇的外公是诸葛诞。

这样一说,相信有些人就能明白了。

如果还有不清楚的,那就再给大家好好的捋捋,让大家完整的了解一下。

文钦本来是曹魏的名将,曹操部将文谡之子,公元249年,曹爽及其党羽在高平陵之变中被杀,文钦心中非常的不安,司马氏为了安抚文钦,就让文钦做了扬州刺史,文钦在扬州刺史期间结交镇东将军毌丘俭,二人关系越走越近。

毌丘俭儒士出身,渴望功名,不喜党争,因而,先后得势的曹爽集团与司马氏集团都认可他,并允许他手握重兵,镇守边疆重镇。

公元254年3月,情况发生了改变。

夏侯玄、李丰等重臣不满司马师的专权,密谋取代,事情败露,被诛杀。

同年9月,魏帝曹芳不满大权旁落,欲除掉司马氏,事情败露,司马师发动政变,废掉曹芳。

毌丘俭好友被杀,心中颇感不安,司马氏专权,也令他非常的愤怒。

公元255年正月,毌丘俭经过精心准备后,决定联手文钦起兵。

文钦起兵的时候,派人给诸葛诞送信,请求诸葛诞一起起兵。

诸葛诞和文钦从来就不和,诸葛诞斩杀了使者,还向全国人民宣布二人叛乱。

司马师讨伐毌丘俭、文钦时,诸葛诞也派兵前往寿春。

毌丘俭兵败被杀,文钦则逃到了东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