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65章 偃武修文 续13

第65章 偃武修文 续1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重要人物介绍

陈骞杜预刘毅王濬

陈骞

陈骞(201年--281年12月22日),曹魏司徒陈矫之子,西晋开国功臣。

陈骞的父亲陈矫,本姓刘,因其从小被外祖父陈氏抚养,所以改姓陈。

陈骞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朴实,且少年老成,非常的有智谋。

史载陈骞的父亲在魏国任尚书令的时候,侍中刘晔深受魏明帝宠幸,曾向魏明帝进谗言说陈矫专权,陈矫回到家里后为此感到忧虑。

陈矫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陈骞的兄长陈本也不知所措,没有给出好的意见。

而陈骞则对父亲说:“主上比较圣明,而您是顾命大臣,即便明帝听信了谗言,您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不能位列三公而已。”

果然,魏明帝没有因为谗言而为难陈矫。

陈骞和很多人一样,少年时也曾受到夏侯玄的轻慢和侮辱,但是,陈骞根本就不以为意,反而让夏侯玄感到奇怪。

可见,陈骞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懂得世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已经深谙处世之道。

陈骞成年后,历任尚书郎、中山太守、安平太守,任上口碑皆不错。

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到尚书,并获封安国亭侯。

那时,蜀国的军队多次从陇右进军,攻打魏国,陈骞以尚书的身份代理征蜀将军,成功瓦解蜀国的进攻。

诸葛诞在淮南寿春发动叛乱的时候,陈骞以尚书身份担任安东将军,参与剿灭叛乱,叛乱被剿灭后,正式拜为安东将军。

后来又转任豫州刺史,任征南大将军。

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位,陈骞多次劝魏帝曹奂顺天命,行禅让之礼。

司马炎接受魏帝禅让之后,陈骞以佐命之臣的身份拜为车骑将军,接着升任侍中、大将军,出任都督扬州诸军事。

一次,陈骞入朝,向司马炎进言:“胡烈、迁弘二人有用无谋,刚愎自用,不听人劝,不是治理边疆的理想人选,希望另选良将代替他们,否则,他们会成为国家的耻辱,请陛下好好考虑。”

此时,迁弘担任扬州刺史,但是,却不听上司陈骞的命令。

司马炎简单认为这是将帅不和,为了尊重陈骞,就把迁弘征召入朝,没多久,又任命迁弘为凉州刺史,说明武帝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陈骞的意见。

陈骞知道后,只能叹息,觉得这二人必然会失败。

结果这二人在镇守边境时,果然造成羌戎失和,残酷对待边境的少数民族,用暴力镇压,引起少数民族的不满,发生叛乱,这二人均在叛乱中被杀。

而叛乱也花了几年的功夫才平息,此事使得司马炎深深地后悔。

陈骞官运亨通,不久又升为太尉,后来又升为大司马。

陈骞晚年已经位极人臣,打算急流勇退。

公元277年,陈骞要求入朝为官,不愿意再镇守边境,得到同意,随后入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