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15章 一统山河 续14

第15章 一统山河 续1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钟会为了配合邓艾的行动,命令田章率领一支军队从剑阁西的道路进攻江油,之后,两军联合行动,命田章受邓艾节制,成为邓艾军的先锋。

部署完毕后,钟会又看到了机会,诸葛绪阻击姜维不力,率军与自己合兵,正是扩充自己的军事权利,一家独大的时候。

于是,钟会以诸葛绪畏惧不前为由,向司马昭密告,诸葛绪被召回洛阳,其部属全部归钟会统领。

诸葛绪离开的时候,钟会的内心是愉悦的,信心也是膨胀的,脸上还有丝丝狡黠的笑容。

邓艾率领30000精兵从阴平出发,一路翻山越岭,由于地势险恶,人迹罕至,因此,蜀军在西边几乎没有布防。

但是,邓艾由于大军深入,所带粮食不多,克服了重重困难。

在困难面前,邓艾作为将军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穿过了700里的无人区,无人区意味着什么呢?无人区意味着没有人类居住,那里不适合人类居住,没人就没有办法征集粮食,这种困难才是真正的困难。

这也常常让我想起红军长征时走过的雪山草地,经过的无人区,邓艾经历的这种状况已经比较接近红军当时的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翻山越岭,几经艰辛,终于到达江油。

江油关地势险要,山峰矗立,关下江流湍急,可是,蜀国江油守将马邈看见魏国大军如神兵天降一般,惊恐万状,没有抵抗,直接投降了魏军。

邓艾顺利占领江油,简单休整后,补充了给养,率军继续向涪城进军。

蜀国后主刘禅得知魏军已进入腹地,赶紧派将军诸葛瞻领兵拒敌,但是,诸葛瞻的大军到达涪城后,却止步不前。

尚书郎黄崇劝告诸葛瞻速速前进,占据险要的地方,据险而守,不要让邓艾的军队进入平原地区。

黄崇屡次禁言,直到最后甚至痛哭流涕,也没有能说动诸葛瞻,诸葛瞻不为所动,仍旧停留在涪城。

这时,邓艾的大军已经击败了诸葛瞻的前锋部队,诸葛瞻一听说前锋部队被击败,立即下令部队后撤100多里,退到绵竹。

诸葛瞻退守绵竹后,意识到自己犯了战略上的错误,后悔不已。

邓艾试图采取少流血的办法结束战斗,何况这样也没有什么成本,只是动动笔而已,也如钟会那样,使用攻心策略,派人给诸葛瞻送了一封信:“如果你投降,一定上表你为琅琊王”。

因为,诸葛瞻的祖籍就是琅琊人,所以,邓艾想出这个主意。

诸葛瞻接信后,变得果断多了,二话不说,立刻斩杀使者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可能觉得自己的过错不可饶恕吧,不能一错再错。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临战状态只有这时在线,表现的尚可。

邓艾没有办法,就派自己的儿子邓忠和师篡各率一支部队,从左右两面对诸葛瞻发起进攻,诸葛瞻防守指挥的可圈可点,魏军没有讨到任何便宜,损失了很多士兵。

邓艾大怒,扬言要斩杀这二人,命令二人再战将功补过。

二位将军很害怕,就召集下属开会,如果谁不尽全力进攻,就杀无赦,杀敌多者有重赏。

典型的自己死之前,要拉一些垫背的,士兵自然害怕,进攻的时候都使出浑身力气,朝蜀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看来诸葛瞻胜利后有点自满,瞬间又不在线了,魏军大胜,斩杀诸葛瞻及黄崇等人,并将诸葛瞻的首级送往京师。

邓艾占领了绵竹,绵竹与成都之间是一马平川,可以不费摧毁之力到达成都。

由于蜀国有生力量都在剑阁及边关,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邓艾很快率军抵达了成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